新泰市“建治管”并进探索科技创新赋绿新路径

今年,新泰市以改善生态环境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建、治、管”并举,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系统施策,探索科技创新赋绿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在“建”字上出实招,牢牢守住环境安全底线。一是督查整改能力建设。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重点任务现场核查督导推进机制,围绕各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信访、日常检查等方面问题,梳理建立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清单,开展现场核查督导、跟踪调度工作。同时,适时组织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坚决防止已整改的问题死灰复燃。二是推进环境分区管控建设。按照《泰安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要求,将新泰市环境管控单元划定为:8个优先保护单元(主要是自然保护区、水源地、地质公园等)、7个重点管控单元(主要是工业园区和工业集聚区等)、一般控制单元13个(除优先保护和重点控制单元以外的其他区域)。三是推进创新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强化能源结构协同、产业结构协同、运输结构协同、生态环境协同等生态环境重点领域,谋划储备推进重大项目19个。重点推进6大领域项目建设:大气污染防控工程(包括:大气治理环保设备、NOx、VOCs综合整治工程),投资5.8亿元;水生态环境提升重点工程(包括: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规改造、雨污改造、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总投资25.5亿元;国家储备林资源循环发展项目,总投资21亿元;新能源利用项目,投资10亿元;节能降耗示范区项目,总投资5亿元;光伏发电、储能、微电网项目,总投资6.7亿元。

在“治”字上注成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检查4家有机化工企业、31家加油站,对羊流起重机产业集群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已检查涉喷涂起重机企业8家,发现问题14个,立案调查11起。组织有关起重机行业企业学习考察水性漆项目、召开座谈会,加大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宣传力度,现已完成28家企业原辅材料替代。二是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河道和入河排污口大排查,以人工徒步巡查为主的方式,对柴汶河及各主要支流逐一排查,共排查问题96条,其中,30条为入河排污口问题,66条为河湖“四乱”问题,排查问题逐一移交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三是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动态更新2024年11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狠抓土壤污染防治,督促监管单位依法向社会公开自行检测数据,完成43个“一住两公”地块调查,全部纳入“山东省土壤环境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严格把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在“管”字上建长效,不断巩固工作成效。一是强化污染防治执法监管力度。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予以查处,保持严厉打击恶意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信访查处期限,提高信访查处质量,降低重复访频次。2024年以来,共使用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检查企业432家,填报污染源现场检查记录表130份,立案处罚42件,收缴罚款232万元。二是打造“线上+线下”协同管理模式。积极推动建设安装智能用电监控设施,推行“非现场”执法方式,提升环境监管效能,截至目前,新泰市环保用电自动监控系统已接入企业284家,共计安装监测点位990个。三是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遵循包容审慎原则,对11种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并及时改正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给予企业更多的容错纠错空间,今年已累计办理不予处罚案件17起。努力做到变执法为服务、变监管为指导,以优质的执法服务,护航企业绿色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伊馨)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