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电价涨不涨?经部陷父子骑驴窘况

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肺炎疫情逐步趋缓,连带国际经济开始复苏,油价原本已回升至每桶70至80美元之间,但俄乌战争一开打,全球油价随之暴涨,光是上周每桶原油就上涨了13.75美元,连带国内油价每公升上涨0.3元,但背后有中油每公升吸收5.0至6.6元,降低对开车族的负担。

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台电中油在采购煤炭与天然气多是采用长约,依过去三个月平均油价得出采购价格,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短时间内价格波动。但由于多个研究机构认为,油价要到今年下半年才会回到平稳状态,增添今年电价上涨的压力。

过去经济部为平抑物价,已连续七次让电价冻涨,这次面对来势汹汹的油价涨势,虽然还有电价平稳基金可抵挡一时的涨幅,但未来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上今年底又要地方大选,往年选举前都不太会涨价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就成了调整价格的唯一时机。

不过,去年国内因疫情造成内需市场大伤,许多行业还在养伤期间,因此更不希望此时政府调涨电价。但外销产业却是接单长红24小时连续生产,就算用电超过契约容量,也要赶紧出货,出现用电户二样情。

去年开始世界多国开始要求净零排放,更要在2050年达到碳中合,因此许多减碳措施必须现在开始做,甚至未来碳盘查也会纳入用电等间接排放,减碳几乎成了各界共识,倘若持续维持低电价,恐会扭曲能源价格,会成为进入低碳的挡箭牌。

「以价制量」是督促各方检视节电的最佳政策工具,企业为减少用电势必会降低能源消耗。虽然调整电价会让各界反弹,但为了兼顾用电公平性,及长远能源健康转型及减碳等多重目的,该怎么做,经济部心里应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