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藉台糖「奇案」 健全檢驗釐清機制

台糖安心豚问题肉品复验结果出炉,中央地方均检出微量瘦肉精「西布特罗」。这结果能否让双方连日来的政治角力画下句点还未可知,但「有就是有」,中央接下来不必再嘴砲或把台中市长当政治假想敌对待,应该回归科学专业,藉这次罕见的个案,建立更周全的检验争议厘清机制,同时妥善拿捏给业者的申复期,顾好食安和产业发展。

这次事件本来是严肃的食安问题,正因为它很奇特,才引发各方关注;例如西布特罗非常贵,也不用在动物饲料,为何出现在单包肉品,而且均质化分布?如果中央接获地方通报后,以蔡政府常用的「国家队」,倾注相关查验资源溯源追查,说不定案子已经追出一半了。

很可惜,当行政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公布抽验的四十五件台糖猪只检体均未检出瘦肉精,卫福部次长王必胜就酸「不知道台中市政府急于公布的理由是什么?」接着还有绿营民代呼吁台糖要告中市府,绿营相关砲火更轰向中市府,质疑实验室污染、流程环节可能有问题等,却不愿早早就启动溯源追查,浪费宝贵的时机,让被怀疑是无良商人的台糖「只能继续等、继续煎熬。」

昨天中央公布的结果和研判,证明中央多说无益,不如卷起袖子干实事。例如卫福部长薛瑞元说,结果已经排除标准作业流程的失误,但是不能排除检体的前处理及饲养、屠宰、切割是否污染,必须继续找原因。食药署长吴秀梅也排除实验室问题,但「为什么只有这一包有?」年后要开专家会议厘清。

督导台糖的经济部次长曾文生在为台糖抱屈时,也强调在顾食安的同时,相关检测的相关程序和执法过程是不是能够更严谨。这些中央要员说的,都是消费者心中的疑问,却等不到行政院加快脚步为民解惑,硬生生让此次事件沦为政治攻防,实为可惜。

依现行法令,地方、中央各有检验食品并公布结果的权责,检验结果也不必通报中央,但业者收到报告后十五天内可向查验机关申请复验,双方确认结果无虞,主管机关就对外公布不合格名单。

以这次台糖事件来看,检验机关在拿捏公布时机、业者申复期及兼顾食安等原则,确实有复杂的考虑,但终究会以食安优先。至于复验机制也还有缺口待补,一旦中央、地方对检验结果有争议,也没有妥善的厘清机制,都该藉这次机会健全作法。

民以食为天,台糖肉品这一页不能随便就翻过去,请行政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