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地區霜毛蝠2023年度調查出爐 人工蝙蝠屋利用大增

六燃厂大烟囱旁挂设人工巢箱,今年霜毛蝠大量利用。图/市府提供

新竹市政府委托蝙蝠学会进行新竹地区霜毛蝠调查已迈入第12年,市府今指出,今年共纪录到690只霜毛蝠栖息新竹地区,数量稳定,与2010年首次观察数量相较稍有减少,推测原因为历史建筑「日本海军第六燃料厂新竹支厂」内的60公尺高「大烟囱」整修,部分霜毛蝠迁移至蝙蝠屋(人工巢箱)、周边民宅及竹东民宅铁皮屋。今年增加记录栖所温度,发现六燃厂大烟囱附近与竹东栖所月均温相似,推测也是霜毛蝠选择竹东栖所原因。

产发处说明,霜毛蝠在台湾的首笔纪录是由美国学者David H. Johnson于1952年采自台中县东势马鞍寮的一只死亡的雄性个体,之后超过半个世纪皆未有任何的捕获或发现纪录。直到2006年由东海大学林良恭教授研究团队于雪霸国家公园内的观雾地区(海拔约1,900m)在8月间捕获一只雌性霜毛蝠成体,而直至2010年才首次在新竹市发现生殖群集。

蝙蝠学会资深研究员周政翰表示,近年来因为都市发展,霜毛蝠迁徙生殖群所选择的栖地周边也有了一些变化,虽说在泛新竹区域有发现其他小群集,但对整个台湾而言,新竹市区六燃厂附近族群是非常重要的。霜毛蝠在邻近的国家也有分布,而在台湾该物种的迁徙路径,生态习性,仍有许多待解之谜,故应持续监测保护该族群,并投入相关研究来了解环境与气候变化对该物种的影响,方能订立更贴切的保育策略。

产发处指出,竹市六燃厂大烟囱曾于2018年出现裂缝并危及结构时,依调查同时发现栖息在大烟囱内的霜毛蝠族群大量减少,烟囱裂缝修补完成后,更发现霜毛蝠利用大烟囱栖所族群数量急速下降,附近的民宅铁皮屋则出现栖息群体,为让牠们成功寄居,市府决定在烟囱外建物架设人工巢箱(蝙蝠屋)。

依据2015至2017年监测结果,每年都有超过1000多只群体栖息在大烟囱及周边民宅,2019年开始大烟囱附近陆续施工,栖息族群维持在600至700只的稳定数量,特别的是,今年蝙蝠屋观察到大量利用情形,推测可能可以做为大烟囱栖所的补偿栖地。

产发处表示,市府与蝙蝠学会长期合作,未来持续监测新竹地区的霜毛蝠动态,推动新竹娇客霜毛蝠的栖地保护、居民沟通及环境教育,邀民众共同从手作蝙蝠屋开始,逐步了解并协助打造蝙蝠的家,为人与动物共存的生活环境尽一份心力。

市府指出,霜毛蝠飞行及停栖,霜毛蝠因全身披毛有金色毛尖,像是披着糖霜,因而得名。图/市府提供

市府指出,霜毛蝠飞行及停栖,霜毛蝠因全身披毛有金色毛尖,像是披着糖霜,因而得名。图/市府提供

台湾蝙蝠学会运用物联网监测「日本海军第六燃料厂新竹支厂」大烟囱」内部,发现霜毛蝠产子。图/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