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好艺文券」店家加入意愿低 街头艺人:资讯欠缺不知如何使用
北市文化局今赴北市议会教育委员会提出「熊好艺文券」追加预算,但议员指出,北市街头艺人有2519人,申请的人仅61人,质疑北市宣传成效不彰。(游念育摄)
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北市府日前推出「熊好券」消费券,不过北市店家申请成为特约店家的数目寥寥无几,让议员质疑砸了6亿,振兴效果恐怕有限,北市文化局今赴北市议会教育委员会提出「熊好艺文券」追加预算,但议员指出,北市街头艺人有2519人,申请的人仅61人,质疑北市宣传成效不彰。
北市议员王闵生提到,北市核发的街头艺人证照有2519张,街头艺人申请数却仅61人;登记立案的演艺团体有1800多家,来申请的仅35家,他质疑,比例悬殊最大的障碍是否因要绑定台北通?还是文化局在通知上有问题;对此,北市文化局表示,街头艺人虽有2000多人,但经常性演出仅200多人,且许多人有双重身分。
王闵生痛批,文化局去预期经常性演出仅200多人的逻辑真的很奇怪,「你怎么知道剩下的人不会想趁这次机会使用?」;北市议员吴沛忆也说,北市府就是跟议会沟通不足,导致熊好券延后上路,艺文券和其他券不同,店家可以随时消费,但艺文表演有档期,这周表演的团体就无法适用「熊好艺文券」,反而造成新一波受害者。
北市议员汪志冰也询问,文化局是用什么方式通知,这样的比例实在令人怀疑是否有确实通知,文化局回应表示,用公文和电话来通知,打了400多通电话,每个行业别会挑50家,email和社群媒体则有全面发文。
汪志冰痛批,选择标准是什么?北市文化局回应,主要是挑有常用通路的团体,就会特别通知,并鼓励售票的人参加;北市议员耿葳接着说,「这样不就是选择性振兴?」
北市议员徐巧芯指出,许多民众习惯用现金或实体券,想打赏却要使用「台北通」不知道怎么操作,宁可用现金,文化局要去了解,街头艺人选择不加入的原因,才能做检讨;最后,议会同意追加预算,并提附带决议要求北市府洽相关协会协助通知会员,并提高艺文团体参与设定目标,了解业者不参与振兴政策的原因。
街头艺人之父张博威表示,街头艺人都有在讨论,但选择不加入的原因是商家有营业登记,可去银行兑换现金,但街头艺人只有证照,要如何兑换,市府没有特别说明,资讯比较欠缺,伙伴们会想等有收到再说。
张博威也指出,以过去的经验实际收到票券的机率比较低,会觉得没必要再去申请一个台北通帐号,程序也很复杂,等有收到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