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万科广场,完美诠释“场域”魔力

“场域”是个相对抽象的名词,在我们商业更注重空间、环境、氛围的当下,有着很强的适用性。文案中的场景,往往类似于“打造出独特的场域”(在本文中您也将会多次看到),通常我们并不会对“场域”做过多注解,字里行间,它的作用更多是一句总结。而本文,我们将以“场域”为主轴,借徐汇万科广场,阐述所谓“项目独特场域”形成的各种客观成因,以及其是如何发挥出强大魅力的。

按百度释义,场域是一个具有特定性质的空间或领域,它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具有独特性和相对稳定性。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人的行为和心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我们行业语境中,第一句话:“具有特定性质的空间或领域”是分析的基底。

据悉,迪士尼乐园在建造规划时,不允许乐园内看到任何与主题无关的建筑,甚至不允许同时出现两个“迪士尼朋友”。这些策略不会作为“游园指南”告知,而“无感性”某种程度上正是人们能够完全沉浸在乐园构建的童话般场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分享一个刚开业的新项目,我们会更多专注在其商业规划方式和逻辑;如今徐汇万科广场开业3个月有余,客流可观,经营表现良好,我们则会更多思考其如此受到青睐的底层原因。

在此前众多介绍和宣传中,我们会看到关于项目凭借超大绿植空间所构成的“城市地毯”亮点,凭此提出的“POD”模式,衍生出以户外运动为主导的招商定位策略等等话题。这些确实是徐汇万科广场实打实的亮点,但若仅以此作为判断项目能否成功的变量,那即使仅看上海市场,都不乏毗邻大面积自然空间、以运动健康生活方式为定位的商业项目,事实并非每个都能收获成功。

如同宏观视角看徐汇万科广场,我们固然可以看到周边高耸的写字楼、居民住宅,可能在飞机上都能看得到的自然空间,以及交通的便捷性,这些本质上和我们常规所见的商业项目介绍别无二致——竭尽所能放大优点、特色。‍‍‍‍‍‍‍‍‍‍‍‍‍‍‍‍‍‍

同时,当时我的思考点则包括:“先入为主”的写字楼群落,是否会过分强化作为综合体的办公配套标签?高架和铁路占位南北两侧,是否会阻碍项目的可视性和通达性?如何才能与南站轨交客流紧密“沟通”?

这些问题仅停留在纸面很难获得明确答案,经过几次探访,在项目“场域“内,逐步有了更为直观、理性的感受,项目的客观条件和人们的主观认知潜移默化中起到作用。

首先看客群基本盘,与多数大体量一站式商业项目类似,徐汇万科广场核心客人由写字楼客群和家庭消费者构成,如果说开业当日是周四客流还稍显“温和”,那之后的一次周末前往看到家庭客们纷至沓来则完全打消了顾虑。

8月,B站举办的“蚌埠住了运动会”在中央广场吸引到众人围观,室内则难觅无需排队就能入座的餐厅。

刚过去不久的长假,项目以“自然有宠爱”为主题开启2024国庆宠粉节活动,为“聚落玩家”带来秋日主题派对,通过巨型躺椅、金色麦浪、秋叶的主题装置在中央广场装点秋意氛围。

稍远的自然空间,孩子们则沉浸在“众乐水岸”乐不思蜀。可谓不同类型的客人在各自的专属空间各取所需。

我在人群中,思考其独特性所在,总感觉项目和最初在沙盘、招商手册上所获取的认知有所不同——当以个体视角而非鸟瞰作为观察尺度时,感受尤为明显。当我们把“场域”感带入后才豁然开朗——“场域”成为额外的关键变量,并在项目内得到了完美适配,它让我们恍惚间忘却周边情境而沉浸于项目多元化空间所营造的特定环境和内容中,具体如何成型?下文详述。

广阔的横向尺度为形成场域提供宽容度

“高架”在商业项目领域中并非受欢迎的元素,好在如今轨交的发达,让通达性矛盾得到缓解,但多少依旧会影响商业界面的观感,直白点说,人眼很难从高架所在一侧观赏到商业项目的全貌。‍‍‍‍‍‍‍‍‍‍‍‍‍‍‍‍‍‍‍‍‍‍‍‍‍‍‍‍‍‍‍‍‍‍‍‍‍‍‍‍‍‍‍‍‍‍‍‍‍‍‍‍‍

徐汇万科广场并未在沿沪闵路的北侧过多布局商业内容和形象界面,仅在西北侧商场入口位置引入特色品牌为项目站住调性定位。

同时以写字楼宇去迎高架路在高区带来的尺度压迫感,并布局进入地库的车道作为地面视觉观感的缓冲。

商业主界面反而面向柳州路侧,结合下沉式广场形成的自然内退空间,变相扩大了路面尺度,足以让人能够感受到完整的立面形象。‍‍‍‍‍‍‍‍

如此布局下,在商业内容相对更为集中的区域(购物中心以及Village户外空间),消费者几乎感知不到外部交通的躁动,使后者对场域氛围的干扰降到了最低。

而在南侧,大尺度的自然空间以及运动场地,甚至一期所在的写字楼,都让地图上的非通行路段尽可能产生放大延伸感,对身在其中的个体而言,同样几乎无感。

轨交通达性方面,是有趣看点所在。一方面,项目毗邻上海南站,交通枢纽标签比多数“地铁上盖”项目更深一层。但直线距离达到300米左右,加上南站并非“吞吐”大站,因此理性分析很难说其能为项目带来多少有效自然客流增量。

有趣的是,我第二次探班时选择了轨交出行,即使从相对更远的1号线站点到达项目,步行体验感受也并不差。更重要的是,出站进入到项目场域时,向北视角,双层立面店铺、连廊、阶梯等元素“填满”视觉空间。

更核心的正前方则是项目位于B2的入口形象以及整排拥有双层外立面的品牌店铺一直延伸到远处拾级而上的动线引导,这种走出一种类型空间后瞬间转换为另一类型的视效变换,打造出“入园”般的都市感和仪式感,反倒是通常在室内可通往地铁层的商业项目所不具备的,对应了“场域”所指的“特定性质空间”。

简而言之,只要项目整体平面尺度够大,自然更容易构建出独特场域不为外界所干扰,目的性、归属感、舒适度都会相应提升,对奥特莱斯的好评很多都来自这些感受,但在城中区域,这种“奢侈”需要有克制和具有巧思的规划布局,才易达成更好的效用。上海交通便利,能方便到达的商业项目比比皆是,能独享一份天地的空间则未必。

垂直空间为场域强化沉浸感

如果说平面视角,是以距离尺度为基础,那项目在垂直空间的立体规划则更具技术巧思,也是让我感受最与众不同的部分。除了购物中心外,不乏多处多元化空间值得探讨。

首先是上文露出过门头,连接地铁出入口到中央广场的下沉式广场。与其说是“广场”,更像是“大道”,两侧品牌一字排开,双层界面打造商业感(MUJI等重要品牌选址于此并非偶然)。

当我们在广场游历时,大阶梯的设置容易让人忘却所处的楼层位置,所谓“多首层”的初心就在于此——多首层其实并不止是在各楼层制造连接性,到达的“无感”性本质上更为重要。‍‍‍‍‍‍‍‍‍‍‍‍

拾级而上到达1层中央广场时,目光所及则是高楼林立以及连廊系统,又一个视觉观感迥异且现代化的立体空间涌入,也是项目最具标志性的场景之一。

紧跟而来的又一大阶梯,会使人产生即使在1层,却身处下沉式广场的错觉,沉浸式合围感尤其强烈。

结合位于2层的平台及连廊系统,以及不远处通往B1的又一下沉式广场,户外的“立体城市”感进一步模糊了楼层的确定性,我们常说模糊边界,而徐汇万科广场甚至在垂直空间上带来了类似的感受。

如此感受即使在购物中心也有所体现。其中的亮点空间——位于L3/4挑高区域的MOREPRK,当我们要一睹碗池全貌时,需要步行走上阶梯,而碗池又是一个下沉空间的形态,结合吊顶的起伏,“向上”和“向下”交融,模糊了对商场楼层高度的直观感受,加上滑手在空间内的不断移动,营造了有趣的视觉体验,堪比整个项目垂直动线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挑高空间,并未因周边高架路等元素而受限,反倒是通过独特的业态选择让自身成为了“景观”。

如果说平面尺度,如同公园;那垂直设计,则犹如山谷,足以让人忽略周遭,享受其中。‍‍‍‍‍‍‍‍‍‍‍‍‍‍‍‍‍‍

商业企划内容为场域带来参与性

结合多元化结构的特殊性,项目有意识地将各种活动企划重点布局于户外公共空间,除了与运动健康标签定位契合外,也尽可能规避了大面积公共空间的内容留白。‍‍‍‍

此外,由于家庭客不少驱车前来,因此往往会先进到购物中心,多样化的内容使客人有动因前往不同区域,一方面为各个区域引流,同时也能带领人们进一步感受到场域的独特性,毕竟购物中心比比皆是,城中乐园并不多见。

商业内容水准方面,在近年并不算好的市场,项目其实给到了一份优良答卷,在开业初期的行业报道中已有众多叙述,因此本文并没有作为重点进行阐述。

更想表达的是,徐汇万科广场的广受欢迎并非那么的理所当然,如果你看过我几年前分享的项目规划,会发现如今最终的实际呈现,已经大不相同,这来自于项目对近年多变的市场与时俱进的回应以及务实的策略,同时也是顺应民意,让消费者能够在此得到轻松愉悦的体验,与周边的环境氛围相得益彰。

在徐汇区,如果要享受纯正意义上的消费体验,徐家汇商圈足以满足所有客群的选择,但独特的场域可遇不可求。只有逛得开心,才会愿意多来。

从纸面到落地,商业项目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观感,有时甚至原则上的主入口,和实际客流最大的入口都会有很大出入,而类似这种差异,几乎在每个项目上都会发生,有些是意外惊喜,有些会差强人意,本文主角显然属于前者,但最终都指向一个准则——实地体验胜过所有。也希望徐汇万科广场拥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