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导器捐 新竹两医院器而不舍

中医大新竹附医举办「器而不舍勤沟通,打破沉默说 I Do」宣导活动,院长陈自谅(左四)盼更多民众重视器捐。(罗浚滨摄)

全国器官捐赠宣导周13日起跑!包括中医大新竹附医与新竹台大分院都举办相关活动,中医大新竹附医有「器而不舍勤沟通,打破沉默说 I Do」,新竹台大则有「器而不舍,器官捐赠说I do」宣导,两院都希望透过活动,期让更多民众重视器官捐赠,加深器捐知识,同时向过去捐赠器官者致敬。

中医大新竹附医院长陈自谅指出,器官捐赠是另外1种生命延续、大爱的展现,依卫福部规定,年满20岁可自行签署器捐同意书,未满20岁者则必须要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及签章。

中医大新竹附设医院成立3年来,致力推行器官捐赠签署及宣导,让不少民众能接受器官捐赠的理念,目前签器捐意愿卡的有225人,年纪较大的长辈都认为如果自己的器官还能救1个人甚至1个家,是很棒的事,也有年满20岁的年轻签卡人,也认为是很有意义的事。

不过,有时意愿者生前同意签卡器捐,但往生后可能会因家属理念、看法或对意愿者的不舍,发生无法立即执行同意器官捐赠的问题。

院方希望透过「器而不舍勤沟通,打破沉默说 I Do」宣导活动,鼓励所有意愿的签卡人,及早与家人沟通对器官捐赠的看法与意愿,除可减少对家人的冲击,也有助家人配合完成个人的心愿,不要让器捐的爱,因为少了沟通而止步。

新竹台大分院则是于昨起在新竹、生医竹北及竹东3院区共同办理为期1周的「器而不舍,器官捐赠说I do」系列活动,于门诊大厅设置宣导摊位,并针对院内同仁提供相关教育训练,发起签署器官捐赠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