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獨立、社交 孩子自己上學有益處 家長:怕路上遇怪叔叔

许多家长想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上下学,却又对交通环境不安心,也怕孩子在路上遇到怪叔叔。记者侯永全/摄影

上午7时40分许,新北板桥莒光国小家长许小姐骑机车三贴载读小三女儿、读小一儿子到校,她说,住家离学校约2公里,她当年也是读莒光国小,小学时期是和邻居走路上学,她觉得走路上有助于醒脑,也能增进和邻居、同学情谊,如今当妈妈却选择骑机车接送下一代,一来是图方便快速,因为全家人要一起出门,接送能让作息一致,再者是担心孩子在路上遇到怪叔叔。

读莒光国小4年级的陈姓男童说,他小一、小二时期是妈妈骑机车接送,升上三年级后,跟妈妈争取想自己走路上学,他说,走路到学校约5分钟,路上有机会遇到同学边走边聊,很自由自在,是他喜欢走路上学的原因。

高雄一名国小生家长表示,有些通学步道是在道路上划设标线型人行道,孩童上路可能面临汽机车违停、抢道等状况,也担心有歹念的陌生人接近孩子,加上孩子每天放学后要赶去补习班,因此还是选择接送。

新竹市民富国小校长吴淑雯指出,自从校园周边有通学步道后,交通壅塞状况改善很多,昔日要接送孩子的车辆常造成民富街塞车,交通壅塞增添危险。学校邻近棒球场,棒球场和学校周边道路有退缩,有较好条件设置人行步道,现在许多家长会将孩子送至距离学校约1、2个路口处,让孩子自行步行到校。

如何改变家长接送风气,吴淑雯坦言有一段长路要走,老旧社区缺乏行人专用路线或步道,导致学生、行人只能靠边走,与车争道险象环生,大环境若未改善,家长确实不放心让孩子走路上学。

新竹邱妈妈从女儿小学一年级起,就骑机车接送孩子下课。她说,有通学步道安心很多,不用到校门口才放下孩子,她也坦言,考量孩子还小,习惯「盯」着孩子安全进入校园才放心。在竹科上班的李妈妈说,明知过度保护会影响孩子独立性,但安全还是最重要。

台师大教育系教授王丽云说,让孩子独自上下学,培养独立、提高交通安全认知是好事,家长顾虑的不仅是交通环境,也怕路上有诱惑,或遭引诱而误入歧途。鼓励家长放手让孩子自行上下学,首要是改变环境,要扭转接送风气不容易,少子化下,孩子个个是宝,深怕有闪失。

长期投身儿童精神医疗的台大医院副院长高淑芬说,国小阶段若在学区内就读,通常步行可到校,加上导护志工、老师协助,有助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孩子成长过程,家长不可能随时在身旁,建议家长可先带着孩子上下学,训练孩子认识周边环境及交通风险,到小学二年级时慢慢放手。

高指出,放手让孩子独立上学,前提是在学区内就读,距离短让家长较安心,还有同侪作伴,这些是跨学区就读孩子缺乏的优势;部分家长让孩子早早跨区就读,家长也许应该思考如何改造社区,找出那些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因子,孩子也不用为了上下课通勤奔波。

「孩子成长过程,父母无法满足一切!」高认为,成长阶段若能与同侪建立关系,有助于孩子面对社交、遵守社会规则,家长把上下课时间安排得稳妥,较难丰富孩子的适应能力。

许多家长想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上下学,却又对交通环境不安心,也怕孩子在路上遇到怪叔叔。记者侯永全/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