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暴力偏差行為一年上看萬件 就學、安置陷兩難

教育部统计108至110学年暴力事件与偏差行为,三学年间通报件数、影响人数愈来愈多,绝大多数均发生于国高中。示意图/ingimage

教育部统计108至110学年暴力事件与偏差行为,三学年间通报件数、影响人数愈来愈多,通报件数从108学年1万件,上升至110学年1.5万件,绝大多数均发生于国高中。教育现场谈到,安置中介机构量能有限,而学生白天入校也难找到成就或归属感,易让甫离开少年观护所的学生再次走偏。

新北市日前发生校园命案,综观教育部校园安全及灾害事件分析报告,暴力与偏差行为一项以高中、国中为通报大宗,样态包括械斗凶杀、帮派斗殴等,其中最重大的疑涉杀人事件,110学年以高中16件、国中9件为最多。

外界质疑,学生离开少观所后直接回学校并不恰当。资深教官吴豫州表示,离开少观所后若评估家庭功能不全,多会交由NGO团体开办的机构安置照顾,白天则进入学校上课,给予学生从新融入生活的机会。

吴豫州指出,虽鼓励学生重返校园融入同侪,但实务上亦不易,多数离开少观所的学生对读书缺乏兴趣,少部分学校会让学生不进班,另设班教导木工或烹饪等,协助学生找到成就感走回正轨,但开设此类特别班的成本较高、老师不易安排,因此长久以来多只有少数学校办理。

吴豫州谈到,「都送入矫正机构不是教育的方向。」在于学生需要的是关怀,但现况是安置机构照顾量能有限,学生可能又回到外头游荡,且个案若有暴力倾向等机构也很难应对,因此近年才呼吁政府出面承担棘手个案。

新北市龙埔国小教师施信源则谈到,学校不会拒绝学生,是希望给予悔过自新的机会,因此不希望同侪对其保持距离或贴标签,但实务状况是学生背景复杂远超学校承担能力,离开少观所后重新被帮派吸纳、指挥办事,校安问题错综复杂,不应全由教育主管机关一肩扛起。

全教总理事长侯俊良则认为,想根本解决校园暴力事件,主管机关应跨部会协调,评估返回校园后的评估机制、衔接,以及落实预防、辅导人员等设置,也同时研拟家长课责机制,发挥家庭辅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