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杯难流通 民众曾同时拥4款7个

新北市环保局「Ucup」1.0提供机关学校申请借用Ucup,让路跑及会议等活动能大幅减少使用一次性塑胶杯。(陈君玮摄)

为减少免洗餐具用量,环境部8月起扩大「限塑令」,实施公部门、量贩店等8类不得提供生物可分解塑胶(PLA)制成的免洗餐具,县市政府及业者相继推出循环杯,但无法跨辖租还、使用限制不同、卫生安全疑虑等问题,造成民众使用困扰,不少地方政府希望中央出面整合。

新北市环保局早在2018年推出「新北Ucup」1.0版循环杯,后于2019年升级至2.0版。其中1.0迄今年10月底已使用16万9027杯次,而2.0初期制作130个,以押金方式租借,但至去年4月盘点时已无归还的循环杯可供租借。

高雄市环保局2022年推动「循环杯借用」服务,共媒合47家门市加入,迄今共计借出5085杯,平均循环杯借用率为0.5%。北市、桃园、台中亦有推出循环杯。

家住北市、在新北市上班的王姓民众表示,他们一家三口都响应环保,却因跨市、跨连锁业的循环杯无法流通,家中曾同时有4款7个循环杯,最终因借用办法不一、归还不便,加上价格、材质等问题,而放弃使用循环杯、自备环保杯。

绿色和平减塑专案主任徐圣惠指出,循环杯系统今年1月正式上路,透过企业、政府宣导,能见度大幅提高,但因借还机制及卫生问题,循环杯流通性仍有进步空间。

由于各县市政府政策、采购方式不同,开放循环杯流通借有其难度,新北、桃园、台南及高雄市都希望,中央出面规画整合各租借系统及既有租借站点,让循环杯可以跨域使用。

明志科大环境暨卫生安全室主任郑庆武指出,循环杯政策立意良善,但因使用者所需的条件不一样,必须考量老百姓需求,否则还不如回到以减价折扣的方式鼓励民众自带环保杯。此外,卫生问题也是民众能否接受循环杯的关键。

郑庆武建议,可先将范围限缩到小区域「试办」,让民众确实信任循环杯的卫生,再慢慢扩大范围,否则立意再良善的政策,没有正确使用的话也会成为一种阻碍。

徐圣惠也指出,由于不少人对使用循环杯有「心理障碍」,透过自带杯具或了解清洁流程,或许可降低心理障碍。循环杯供应商每月须自行将卫生报告送至环境部,并在官网公布送检资料供民众查核,才能减少消费者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