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强化第三循环:看人才外流、回流或循环

2021,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曾经,牛津经济(Oxford Economic)在全球人才报告中预言,台湾在这一年沦为全世界人才最贫脊的经济体;五十年前的曾经,台湾退出联合国;一百年前的曾经,中国共产党建党。将近一年半前(2019年8月26日)的曾经,美国在台协会发表人才循环大联盟(Talent Circulation Alliance)白皮书,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预防人才外流(Brain Drain)。

人浮于事,多数人求的只是一个生活的安定!水往低处流、人望高处爬,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向往更好的生活型态,因此,五十年前台湾局势的不安定引发人才的外流,也触发了台北市补习街的顺口溜(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这儿的台大是红极一时的台大补习班,以庶民语汇勾勒一个清晰的年轻人生涯路径,极为成功!五十年前的两岸还没有地缘政治这样的与会,但两岸风云再起,美中国力消长的态势对2021的台湾形塑了另一番地景地貌。台湾于1970年代经历人才外流、1990年代经历人才回流(Reverse Brain Drain),在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新经济中,人才循环以多元网络型态串接线下线上的型态,挑战个人、公司与国家的抉择。

过去四年,美中贸易战疫情带来的双重冲击,对于企业经营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激烈冲击。贸易战延伸的科技战与金融战,为地缘政治铺陈了崭新的边界条件,在国家政策规划上也出现了迥异于过去四十年来全球化框架。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数次在会议中双循环战略,就是在拥抱全球化的同时,有必要在一些特别阶段强调与「扩大内需」结合。扩大内需指的是释放国内需求的潜力,而且一定要得到本土供给的回应,「内循环」形成的就是一个在中国境内的供需循环。虽然外循环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种种压力,中国大陆要更多侧重于扩大内需的「内循环」,但绝不意味着要回到闭关锁国,双循环的发展策略于焉诞生。

对台湾而言,产业发展除了需要紧扣中国双循环的趋势外,还需要强化第三循环:人才循环。第1728期商业周刊以「台湾关键时刻」与「25万人才返乡」醒目的标题作为进入新海归时代。「海归」这个词在中国大陆,往往等同于台湾的「鲑鱼返乡」,1990年代台湾受惠于政策的引导(科学园区的建立与发展半导体产业),以及美国不景气的外在推力,促使台湾有个人型态的鲑鱼返乡,当年那些来来来、来台湾大学,又去去去、去美国念电机研究所的莘莘学子,成为对台湾三十年后最重要的一群产业人才。护国的,无论是一座山、一个山脉、或是群山,台湾社会冀望这些独领风骚的产业人才能不断缔造经济奇迹。

这些半导体人才不仅拥有国外(多数是美国)的名校学位,也拥有多年顶尖国际半导体公司的历练,三十年来领导台湾半导体的上、中、下游串链,将一个又一个国际竞争者甩到难以望其项背的处境。然而鲑鱼返乡的人才所缔造的卓越企业又在互联网新经济中踏上了国际征途经略国际市场的他们并未留在台湾,串接国际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慧新商机的他们成为串连国际人才循环背后最重要的推手。人往高处爬的现象再度拾级而上、登泰山而小天下,只不过这次的决策者,又有谁能与台湾人争锋呢!

人才循环,让苏姿丰黄仁勋这些镇守美国的台湾人才,与刘德音蔡明介、张虔生这些留守台湾的半导体巨擘,吸纳全球菁英串连起领导人类迈向新经济的价值链。对台湾其他产业而言,与其抱怨半导体产业吸纳了各个学科专业的人才,造成非半导体产业的人才外流,不如认清这个以半导体为核心的跨领域时代,人才循环的新模式该如何运作。对于台湾教育而言,如何发展以半导体为核心的跨领域人才培育,是个方兴未艾的趋势,有待持续加码;而台湾这些资深人才回流如何被导入创建社会资本的洪流青银共创应该不只是社会企业的倡议;国际人才如何在这一波疫情所改变的国际教育框架中,积极规划人才外流、回流或循环,挹注台湾产业发展的活水

台湾社会在2020年正式迈向人口负成长的循环,虽然在疫情当下,国内经济亮丽的表现,但规模造成的内循环动能不足,值得近一步深究突围之道。台湾赖以为永续的外循环有在新台币强升的挑战下,产业有待进一步升级转型。最后,人才为国家之本不应沦为口号,国际人才的第三循环该如何强化,可能是前两个循环的动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