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选边站 俄乌战事加剧去全球化
北京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本报资料照片)
阎学通是北京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其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美关系,为道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创建者。
俄乌战事迄今已逾一个半月,除了直接发生冲突的俄乌双方,也牵动全球的政治、外交情势。北京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认为,俄乌冲突不会改变中美两极化的趋势,反而会迫使亚太区域的小国选边站,导致「去全球化」更加严重。
阎学通在大陆《中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去全球化并不是由这场俄乌冲突而始,但这场军事行动一定会加剧这个趋势。对俄罗斯的制裁、脱钩显然会大大地削弱现在的全球供应链,而且战争还迫使很多国家重新考虑他们和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而不只是俄罗斯的问题。就他的理解,亚太小国的避险战略(Hedging Strategy)遇到了新困难,有一些国家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这意味着去全球化将会在亚太地区加剧。中美两极格局在本地区正在形成,竞争将会恶化,不会缓解。
阎学通分析,在亚太地区已经形成的两极格局中,亚太又分成两个不同的地区:一是东亚,这个地区总体而言是高度的战争免疫,也就是「10+3」(东协10国与中日韩)国家。这13个国家,自1991年之后就没有进行过真正的战争,最后一次战争是柬埔寨战争。二是在亚太边缘地区的国家,他们积极参加了很多本地区之外的战争。
综上所述,阎学通认为,亚太地区国家并没有一个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的集体角色。有些国家主动参与亚太地区之外的战争,有些国家很不愿意、或者几乎是尽其所能来避免卷入地区之外的战争,这就使得本地区的安全合作非常困难。
虽然大家在讲地区化、全球化,但这不过是说说而已。阎学通并不认为这样的说法会取得实质性的结果。俄乌冲突不仅会加剧俄罗斯和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中美矛盾,也会加剧亚太地区的矛盾和冲突。
在此基础上,亚太的两极结构也将不可避免地塑造全球的国际格局,使之变得更加两极。阎学通并不认为乌克兰问题会改变两极格局这个大趋势,它不会让世界成为一个多极格局。因此,既然乌克兰局势不能改变目前的国际大趋势,那么它依然是一场区域性战争。和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战争一样,它们当然对当地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全球的实力结构来说,影响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