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监管局辖内机构为三批次“白名单”项目授信1206亿元,落地金额598亿元,均居全国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7月30日,广东银行业2024年二季度新闻通气会上在广州举行。
在会上,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通报了2024年上半年广东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情况。黄海晖表示,今年上半年,在广东金融监管局的助力和协调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全辖(不含深圳,下同)全力打好保交房攻坚战。主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构建四级联动架构。成立局保交房领导小组,统筹原协调机制工作职责,建立完善总局、省局、分局、支局四级联动工作架构,加强统筹指导。搭建“一二三四”工作体系,绘制一张“作战图”统筹工作,建立“两横两纵”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省住建厅、深圳金融监管局三方调度,深化“政银企监”四方会商。在全省保交房部署会上开展政策宣讲,进一步明确工作流程、项目推送条件和标准、问题修复要求等,切实发挥协调机制作用。
第二步,加强实地督导调研。广东金融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多次到东莞、汕头、湛江等多个地市“白名单”项目施工现场开展调研,了解一线工作推进情况,加强对分局的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惠州、江门等地市的业务指导,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接、完善流程,一视同仁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配合省内各城市政府落实属地责任,及时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明确保交房攻坚战的工作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
第三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于“白名单”项目,辖内银行机构做到“应贷尽贷”,积极通过展期、新增贷款等措施支持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对于一些暂时存在瑕疵的项目,积极推动项目问题修复,促成项目符合授信条件。截至目前,辖内银行机构已为三批次“白名单”的373个项目提供授信1206.11亿元,落地融资项目263个、金额598.3亿元,授信金额和落地金额均居全国第一,广州市落地金额在全国各城市中居第一;民营房企项目数、授信规模占比均达到九成左右;省内风险房企的41个项目通过协调机制获得授信169.19亿元,已落地71.37亿元。
以惠州为例。惠州金融监管分局局长张文丽在通气会上表示,截至目前,惠州市融资协调机制已推送项目名单3批次、涉及34个项目,完成授信金额达146.40亿元,累计已放款107.93亿元,“白名单”项目数、审批金额居全省前列。
张文丽表示,首先,惠州市金融监管分局完善组织架构。与惠州市住建局推动成立惠州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保交房工作专班,制定“1个机制+6个步骤”保交房攻坚战作战图,强化动员部署,联动辖内监管支局推动解决项目对接堵点。推动26家银行机构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授信绿色审核通道,制定与融资协调机制相适应的尽职免责实施细则,提高项目审批落地效率。
其次,健全机制流程。联合市住建局在全省率先制定《惠州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闭环管理工作指引》,落实好项目的“推送—反馈”工作闭环和资金的“发放—使用—偿还”管理闭环。联合搭建项目评审会商机制,对照融资协调机制“5+5”条件,联合县区住建部门、意向银行机构、开发企业等逐一开展项目评审。推动出台《惠州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商品房办理在建工程抵押工作指引》,明确通过协调机制推送的项目可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确保银行债权安全。牵头印发《惠州市进一步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工作方案》,全力推动保交房各项重点工作。
最后,推动项目修复。组织惠州辖内13家银行机构召开项目推进会,了解项目对接中的问题,要求银行持续主动对接,主动配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同时,积极推动问题项目修复后进入“白名单”,如联合县区住建、城建部门等积极推动解决辖内一房地产项目复工问题、制定适合的融资方案,推动该项目符合“5+5”条件,成功进入第三批“白名单”并落地融资超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