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谋局“五篇大文章”,培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南都拍客 张业斌 摄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是“五篇大文章”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列入货币政策工作之下,体现了在重点战略、重点领域方面落实好优质金融服务的要求。

珠江潮起,春鼓催征。将目光投向广东,龙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聚焦产业科技话创新、谋未来。金融分论坛更是鲜明指出,“当前广东支持科创强省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逐步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会上披露的一组组数据显示,多项关键指标实现倍增,广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等广东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助推金融服务供给量质齐升。一年来,广东银行保险业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为服务湾区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民生福祉保驾护航,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领域多点开花。

信贷投放全面精准,为实体经济“输血供氧”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广东银行业推出专项支持系列措施,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的融资保障。截至去年末,辖内制造业贷款余额3.1万亿元,同比增长24.4%,增量再创新高;已设立近150家科技支行及科技特色支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超1.3万亿元;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2.08万亿元,同比增长38.24%。

民营小微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广东银行业积极探索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与可得性,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微客群。其中,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连续14年正增长。去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75%,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43个BP。

与此同时,广东银行业还致力于推动金融服务深度下沉,以“金融+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大力支持“百千万工程”。一方面,及时响应县镇村建设项目融资需求。2023年,辖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余额超300亿元。另一方面,支持海洋牧场和特色产业发展,聚焦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强链、延链、补链需求,合计推出371种“百千万工程”专属金融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银行业不断完善跨境金融服务,探索跨境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其中,在优化“跨境理财通”试点方面,已备案32家内地银行、24家香港银行和10家澳门银行,参与试点的个人投资者超6.7万人,相关资金跨境汇划突破百亿元。

服务路径不断拓宽,为社会民生织密保障网

过去一年,从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到服务“制造业当家”,从护航外贸“稳增长”到加码民生保障力度,广东保险业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为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服务企业“走出去”方面,广东保险业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渗透度和覆盖面,为广东省民营经济和中小出口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风险保障和融资支持。截至去年末,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出口1170.7亿美元,服务企业达2.69万家,同比增长27%,保单融资增信748亿元人民币。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赔款1.2亿美元,同比增长51.2%。

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广东保险业完善“保防救赔”体系。一方面,完善灾情预警机制,发布广东省车辆水淹和农业保险灾害风险地图;投入防灾减损资金累计3.54亿元。另一方面,全力应对自然灾害影响,累计支付赔款超34亿元,巨灾保险累计支付赔款超13亿元。

与此同时,“险资入粤”蔚然成风。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在广东省累计投资余额超2.3万亿元,比“十三五”末(2020年)增长超一倍,投资规模居全国各省市前列,主要投向重大基建项目和重点平台建设,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型企业及养老健康项目。

养老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自个人养老金试点在广东启动以来,广东保险业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广东已成为全国品类最全的养老金融产品试点地区。2023年,广州开立超388万户个人养老金账户;19家银行保险机构共上线74款养老金融试点产品,累计服务10.5万名群众。

去年辖内高企贷款超1.3万亿建设领先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金融“五篇大文章”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将科技金融置于五篇大文章之首。广东作为经济金融大省和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广东金融在赋能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上取得诸多成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表示,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为护航科技企业发展,我局联合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和出台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的专项政策文件,如出台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13条。设立专营机构。鼓励辖内银行机构依托科技资源集聚区设立科技支行,目前已设立近150家科技支行及科技特色支行,通过深入科技园区、下放授信权限、打造专业团队等方式,将金融服务触点延伸至科技企业“家门口”。打造专项服务。从科技企业成长需求入手,聚焦“育苗期”“加速期”“兴业期”三个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截至2023年12月末,辖内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超1.3万亿元。

在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方面,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03万亿元,专利保险提供风险保障7.31亿元。联合省工信厅、省财政厅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工作,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18亿元。

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活跃度高。近年来,广东银行保险业积极为小微民企“减负”纾困、赋能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表示,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连续14年正增长。截至2023年12月末,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75%,有贷款余额户数同比增加42.85万户,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43个BP。疫情以来至2023年6月末政策退出,辖内银行机构累计为近49万户中小微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贷款金额超9600亿元。

此外,民营企业贷款实现余额、户数双增和利率、费用双降。截至2023年12月末,辖内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4%;其中,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3.81%。民营企业有贷款余额户数295.72万户,同比增加38.22万户。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38个BP;为民营企业承担或减免的信贷相关费用3.92亿元。

广东获全国最全品类养老金融产品试点

推出371种“百千万工程”专属金融产品

养老金融是金融工作“五篇大文章”之一。在发展银发经济的背景下,广东金融机构如何在养老金融机制建立和产品涉及上走出特色之路?围绕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广东银行保险业采取了哪些举措?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了解到,为优化养老金融服务资源配置,我局加强对养老金融业务的统筹谋划。推动33家省级银行保险机构设立养老金融工作领导小组,14家机构将养老金融服务纳入绩效考核方案,通过设计养老金融服务专项考核指标、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加大养老金融业务考核比重、制定养老金融业务专项激励费用政策等方式,提升基层员工开展养老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持续优化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广东是全国获得最全品类养老金融产品试点的地区。目前,个人养老金平台中理财、储蓄、保险、基金四类养老金融产品已悉数上线,其中储蓄产品137款、保险产品49款、理财产品19款,每家银行平均上线基金产品99款,参保群众投资选择更加多元化。据最新统计数据,全省(含深圳)已开立超660万户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以广州为例,截至2023年12月末,广州开立超388万户个人养老金账户,辖内43家保险公司154款传统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产品累计为215.7万消费者积累养老准备金492.8亿元。19家银行保险机构共上线74款养老金融试点产品,累计服务10.5万名群众。

金融赋能“百千万工程”越加受到关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表示,我局以推动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主线,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助力县镇村建设发展提质升级。指导银行机构主动对接发改、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及时响应县镇村建设项目融资需求。

2023年,辖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余额超300亿元。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督促辖内银行机构按包干划片原则,采取“大数据筛选+网格化管理+熟人评价”模式,创设在线交流答疑平台,推动实现全辖具备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100%全覆盖。支持海洋牧场和特色产业发展。如在湛江等地组织召开水产品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产业投融资对接会,制定现代化海洋牧场专属营销指引、授信指引、服务指引;推动机构聚焦茂名荔枝产业链的强链、延链、补链需求,指导机构推出“荔枝贷”“荔乡风貌贷”等371种“百千万工程”专属金融产品。

保险方面,去年辖内保险公司农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3016.32亿元,支付赔款73.92亿元,同比增长54.41%,新增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产品备案233个,累计开办品种超400个。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中提出,要“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围绕推动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表示,截至2023年12月末,辖内房地产贷款规模5.29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09万亿元,均保持同比正增长,且增速高于全国。推动“金融16条”政策落地生效。配合地方政府加大“保交楼”支持力度,推动辖内机构发放大额“内保外贷”19.5亿元,发放“保交楼”项目配套融资30.1亿元,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24.95亿元;全年新增房地产并购贷款36笔、125.4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5.23%,有力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受困房企项目。

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联动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省住建厅等单位,快速落实“认房不认贷”、差别化住房信贷、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二手房“带押过户”等房地产新政。目前辖内存量贷款利率下调已基本完成,超六成存量房贷受益,利率平均下调约75个BP,每年可为购房者节省近200亿元利息支出。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扎实推进金融支持“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配合省、市政府完善当地差异化政策,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支持,助力构建“租购并举”住房制度。辖内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余额68.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9.92亿元,同比增长7.3倍。

积极完善金融消保领域制度体系

多元化创新广东金融素养提升工程

2023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其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统一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保障,足见金融消保工作重要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介绍,为不断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深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我局推动广东正和消保中心上线数字化消保平台,多端口连接全省调解组织、金融机构和消费者,实现金融投诉纠纷全流程线上化解。

截至2023年12月末,指导辖内设立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共39家,全年受理调解案件25012件,其中法院委托案件7837件;合计调解成功案件15223件,涉及金额11.6亿元。联合印发“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方案。联合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围绕推动民生消费质量升级、促进服务品质大幅提升、强化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22项措施,利用大数据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为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政策支持。

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制度体系,提高消费者金融安全防护意识至关重要。去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指导辖内金融机构推动共建广东金融素养提升新工程。具体来看,在我局指导组织下,广东金融消保工作围绕“诚信文化”、“三适当原则”及“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展开,助力广东金融消保工作掀开新篇章。指导组织辖区金融机构进基层、强宣传、办实事、惠民生也是提升广东金融素养工作的重要思路之一。

以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为例,为贯彻上述总体工作思路,我局以“五进入”为切入点,营造强大宣传声势。要求金融机构落实“五出去”,创新开展“五进入”活动,通过出网点、出宣传、出服务、出特色、出成效,向社会传递“为民监管、金融为民”的金融正能量。

紧贴金融消费者现实需求,重点聚焦“一老一少一新”特殊群体,以趣味动画、案例实录、情景还原等形式,创作大量原创公益性“以案说险”金融风险提示作品,活动期间,例如制作“西游记新编之AI诈骗现形记”、“刘姥姥进大观园”、“十二金钗说消保”、“西天取经避坑记—反电信诈骗宣传”等系列名著典故趣味案例视频,开展有声有色有趣的实用金融知识和反诈技能宣传,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护好群众财产安全。

为讲好新时代广东金融故事,唱响新时代广东金融强音,组织发动辖内金融机构基层员工积极参与第二届“最美金融消保人”风采展示活动,深入挖掘身边立足本职、真抓实干、为消费者排忧解难的感人事迹、典型案例,通过叙事片、纪录片、快闪、音乐短片、微电影、街头采访等形式,从不同侧面向人民群众宣传广东金融业感人至深的消保故事和风采,展现广东金融业为民办实事和消保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