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50年内巴西可能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图为巴西亚马逊州乌迈塔(Humaita)附近2023年拍摄到被砍伐的亚马逊雨林空拍景象。(图/路透)

文/中央社记者唐雅陵圣保罗22日专电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一项研究,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热浪日益频繁发生,可能使得巴西的环境危害人类健康,未来50年内变得不适合居住。

科学家发现人类能够生存的温度和湿度组合的最大极限。有研究结果显示,高温加高湿致死的门槛比过去的认知明显低上许多。研究认为,100%湿度下,35°C 是人类在无法充分调节体温前能忍受的最高温度,若50%湿度,人类可忍受到46°C高温,如果湿度是零,可忍受约55°C温度。

巴西气象网站O Tempo今天引述NASA的研究报导指出,巴西和中国大陆东部的气温可能在2070年达到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水平。而中东波斯湾部分地区、南亚以及非洲和亚洲之间的红海一带,可能更早在2050年就不适合人类居住。

NASA指出,根据湿球温度(wet-bulb temperature)的计算,上述这些地区将不适合人类居住。湿球温度是一种以湿布包着温度计末端的球管,显示物体在水分蒸发时可以降温多少的测量方式。当环境空气愈潮湿,愈少水分蒸发,湿球读数就愈高。

人类和其他温血动物需要保持体温合理恒常,每当天气太热,多数会借由喘气或排汗等不同方式蒸发水分来降温,如果湿球温度高于人类体温,意味着人体无法透过排汗降温,基本上就无法生存。

例如2022年印度录得湿球温度摄氏35度,若相对湿度为50%或75%,则实际温度分别高达45度或39度,被视为理论上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

NASA研究员芮孟(Colin Raymond)表示,当湿球温度高于35度,对人类生存会带来重大危害,因为超过这个温度,人类就无法排汗降温进而过热,造成细胞膨胀、蛋白质变形及器官系统衰竭致死。年长者、合并患者、在户外工作或生活在没有空调地区的人,最有可能受到这些情况影响。

气候变迁和极端天气让科学家对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担忧。

根据巴西国家气象研究所(Inmet)的数据,2023年至2024年间巴西已发生12次热浪,去年1/5时间(65天)录得极端温度。

尽管结果不乐观,NASA表示将继续利用卫星进行研究,以了解地球上那些区域受极端高温影响最大,以及如何减少高温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