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利润有多高?上市企业毛利多超过40%

医疗服务行业有句俗语“金眼、银牙、铜骨头”,用以形容几个细分领域的盈利难易程度。那么被奉为盈利之最的眼科上市企业,利润情况如何呢?

华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在A股及港股上市的眼科专科医院包括爱尔眼科、光正眼科、何氏眼科、希玛眼科、朝聚眼科、普瑞眼科。此外,申报创业板IPO的华厦眼科,已到了报送证监会环节。

山西证券研报指出,就经营规模看,被称为“眼科茅台”的爱尔眼科收入与利润规模领先于其他企业,其在全国各地眼科医疗服务机构布局更加广泛,同时还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有所布局,规模优势明显。华厦眼科、普瑞眼科在全国布局也相对广泛,其中华厦眼科以厦门眼科中心为核心向全国辐射;普瑞眼科则聚焦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屈光项目收入占比较高。此外,何氏眼科、朝聚眼科、希玛眼科、光正眼科等现阶段医疗服务开展区域相对集中,区域性优势明显,同时也在以全国性布局为目标。

以2021年主营业务毛利率来看,爱尔眼科达51.29%,希玛眼科为32.2%,何氏眼科40.3%,华厦眼科45.56%,普瑞眼科43.37%,朝聚眼科45%。

为何爱尔眼科毛利率出众?其深耕市场多年、市场地位稳定、口碑较好。同行普瑞眼科在招股书中的解释有一定参考性:一是开设新医院拉低毛利率,二是规模和集约优势不及上市多年的爱尔眼科,三是品牌和公众认可度比爱尔眼科有一定劣势,四是爱尔眼科的视光服务收入占比更高。

不过,与牙科相似的是,部分眼科机构亦面临高毛利、低净利的情形。例如,朝聚眼科2021年净利率15.8%,华厦眼科14.85%,普瑞眼科则仅有5.49%。而拉低上市眼科净利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近几年扩张中,新开医院尚处于培育期,有的还未盈利。

华泰证券一位分析师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民营眼科医院正进入密集上市期,这有望推动行业内中小规模民营眼科医院的迅速成长和对外扩张。然而,民营眼科医院不同于公立医疗机构,有了生存才谈得上发展,如何在庞大的市场中分到一杯羹,如何兼顾投资者回报和社会公益,这是经营管理者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本版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胡晓军 李程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