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综合治理“地球癌症”,绘就绿色新画卷

新华社南宁6月5日电(记者何伟 黄庆刚)初夏时节,一场雨水过后,位于西南地区的广西,漫山遍野的林木越发苍翠。昔日的石漠化地区披上绿装,“地球癌症”变为绿水青山,一抹抹绿色让人心旷神怡。

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西南岩溶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广西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通过采取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种草等措施,同时紧抓生态经济、绿色产业发展,岩溶地区生态状况稳步好转。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凤翔村的石山附近,石漠化综合治理碑牌上的红字清晰可见,曾经的荒漠化石山披上绿衣,在绿植掩映的山林里,不时能听到各类鸟叫声。凤翔村村民覃毅说,曾经村民上山砍柴、乱放牛羊,导致石山光秃,水土流失严重。

“我们通过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种植任豆树,并将禁止乱砍滥伐列入村规民约。经过综合治理,当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曾经光秃秃的石山焕发新生机,猴子等野生动物不断增多。”大化县林业局营林站站长覃林峰说。

森林植被面积持续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增绿”与“增收”共振……广西一手抓石漠化综合治理,一手抓生态经济、绿色产业发展,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许多荒山荒坡变为产业“绿洲”。

在广西平果市旧城镇康马村,记者看到漫山遍野的剑麻蓬勃生长。不少村民在收割剑麻叶,拉到不远处的剑麻制品厂处理。曾经怪石嶙峋的荒山,如今从石头缝里长出助力村民增收的“摇钱树”。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