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楼市全线下滑!

作者:子非鱼

01

广深核心区也在下跌

从4月份开始,楼市新一轮流动性困局和房价调整,序幕已经拉开,5月份转向得更加厉害。

因为这一波调整,不再局限于三四线城市,不再局限于核心城市的外围区,已经侵蚀到了核心城市的核心区。

以我所在的深圳和我所熟悉的广州来说。

深圳方面,5月份一手住宅网签2787套,环比下跌20%;网签面积28.56万㎡,环比下跌19%。二手房网签量3603套,环比下跌3.8%。

新房与二手房全线下滑。

此外,深圳下辖的10个区,9个区二手房过户量下滑,只有坪山二手房过户量环比上涨了10%。跌幅最大的是大鹏,5月份仅过户了4套,环比下跌71%。

核心区福田、南山、罗湖均在下滑。

广州方面,5月份一手住宅成交7113套,环比下跌9%。成交面积78.38万平方米,环比下跌6%。

二手住宅成交8771套,再次跌破万套,环比下跌12.65%

新房与二手房全线下滑。

此外,广州下辖的11个区,无论外围、外围还是核心区,二手房成交量继续全线下滑。核心区天河、海珠、越秀跌幅都在两位数,核心区荔湾也跌了1.6%。

花都跌幅最大,环比下跌了19.5%。睡城黄埔跌幅第二,下跌了16.3%。

此外,广州最热门片区、房价天花板的珠江新城,也没能扛住,出现了量价齐跌。

据公开数据显示,早在今年2月,珠江新城二手房成交创下历史新高,共成交135套,3月的数据也较为可观,共成交119套。

但到5月,珠江新城二手房只成交31套,环比下降49%,同比下降了59%,几乎追平历年新低。

珠江新城热门小区海花城湾,4月成交均价为17.4万元/平方米,5月成交均价为17.23万元/平方米,降幅约为1700元/平方米。

02

新一轮调整全面展开

本号早就在文章中说过,新一轮调整大幕已经拉开。

周期力量无法阻挡,更何况这一轮周期叠加了经济周期、人口周期。多重因素影响之下,这一轮调整周期的时间,不好预测。按照过往的经验,每一次房价调整都是为了之后更好得上涨。

但这一次不一样。

第一,预期和信心不一样。

以往大家的日子红红火火,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这一次,在内卷如斯的时代中,面对收入下滑,就业不稳定,很多人产生了得过且过,乃至躺平的念头,对未来没有预期和信心。

第二,心态不一样。

人生最长不过百年,口罩三年让大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追求当下的快乐享受,追求吃喝玩乐,追求求神拜佛,追求佛系人生,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口罩三年后,大家对消费的偏好更趋向于旅游、外出娱乐、饮食,大家更愿意花钱享受当下。

生活不再是买车、买房、努力搬砖、事业有成,而是活在当下。

至于买房,有能力就买,没能力就租,这是大众的普遍想法。很多人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为了买一套房,掏空6个钱包,背负一辈子的房贷。

到头来,不敢请假,不敢生病,不敢休息,不敢乱花钱。房子虽然有了,但日子过得紧巴巴。

而且,一旦收入不济出现断供,房子还不是自己的。

第三,宏观大环境不一样。

过去的每轮调整,经济和未来的确定性非常大。换句话说,大家对未来还是信心满满,生活有盼头。

如今疫情虽然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仍在,需求复苏步履蹒跚。尤其是全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俄乌战争持续一年多了,仍没有收场的迹象,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头。中美之间的对抗,也从最终的经贸对抗,变成了如今的全方位对抗。美国正在拉帮结派组团围堵我们,限制我们的高科技,限制我们的出口。

这一点,可以从海关总署披露的进出口数据中直观看到。

1到4月中国,中国进口额以美元计价同比下降了1.9%。传统商品的进口普遍是增长的,只有高新技术类产品普遍下滑,总额下滑了19.3%,其中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同比下滑了21.1%。

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拉帮结派,发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控制半导体产品向中国大陆地区的出口。

中美关系已经回不去了,虽然全面脱钩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对抗很难缓和。

这是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

第四,人口见顶、城市化速率见顶。

2022年全国人口见顶转向,人口减少了85万人。反映在各城市身上,便是人口减少的城市越来越多。仍有人口增量的中心城市,增量也在降速换挡。

来源:国家统计局

有此四点,现在任凭什么招数都无法力挽狂澜。如果有,也只是将风险延后而已。所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城市,都没有谈房价上涨的资格。

03

救市呼声越来越强

最近不少经济专家在呼吁救市,因为只有救房地产,才能拉动需求。

更有一些伪专家表示,“不救房地产,经济是扛不住的。别讲什么副作用,哪个政策没有副作用呢?哪个药没有副作用呢,先把人救活了再说副作用吧。”

这是本末倒置。

消费起不来,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房子占据了太多人的收入。房价高企之下,很多人买房都是掏空了6个钱包,苟延残喘强撑着房贷,不敢再乱消费。

现在如果大规模救市,且不说砸下去的钱是否有用。即便有用,也只是让更多人背负债务,让债务杠杆率继续拉高,继续限制大众的消费。

伪专家们还在利用惯性思维考虑问题,以为大规模救市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消费,能拉动经济发展。但关键问题是,钱呢?

你放开限购大家就买得起了?你降低首付大家就买得起了?现在连公务员的工资都降了,大企业也在裁员,哪来的钱?

现在需要做的是大力发展制造业、工业与其他产业,带动就业和收入提升。同时诚意降房价,降低民众的负债率,才能释放更大的消费需求。

而不是在收入和就业不确定之下,还在想着继续掏空大家的钱包,让大家背负更重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