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存折”储蓄幸福生活
江苏扬州仪征市新城镇沿江村是国家级永久耕地保护区,从2024年开始,一场绿色能源变革在这里悄然兴起。
近日,记者走进沿江村,只见处处弥漫着迎接春节的气息。屋檐下、晾衣绳上,色泽红亮的腊肉和香肠,宛如喜庆的“红色帘幕”,顺着屋檐向上望去,屋顶一排排深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错落有致,在云天映衬下逐光而动。
“我希望带领乡亲们摆脱经济发展‘依靠输血’的路径,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国网江苏扬州仪征市供电公司滨江供电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周维忠2022年5月被委派担任驻沿江村“第一书记”,彼时,沿江村还是一个经济薄弱村,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低效,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
2022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村集体依法利用存量集体土地通过作价入股、收益共享等机制,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周维忠告诉记者,新能源政策给了他启发,沿江村可以利用村民的闲置屋顶、庭院来建设光伏发电站,为群众创造效益。
2023年12月25日,沿江村成立了江苏省首个能源合作社——仪征市圩众能源专业合作社,村子走上了绿色发展道路。
进入沿江村,庭院、花园和身披“蓝色铠甲”的小洋房在这里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现代乡村风景画。走进村民刘宏喜家中,丰盛的菜肴摆满了桌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说起生活的变化,78岁的刘宏喜眼中充满希望。
“我家总共装了72块太阳能光伏板,拿到了14400元初装费。以后每个季度,每块太阳能光伏板还有50元租金收益,一年收入增加了1万多元。”刘宏喜说,利用自家闲置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相当于开户了一本“阳光存折”,每年额外的租金收入让生活更加幸福。
“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创收益,我们挑选有资质的光伏公司前来投资,确保村民不花一分钱,稳赚不赔,让新能源产业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和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周维忠说,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有103户村民家的屋顶安装或签约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合计装机容量达2.8兆瓦,累计为村民带来收益超100万元。
致富小康路上,这个日均发电量接近8000千瓦时的村级光伏帮扶电站惠及百余户村民,有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的“空壳”问题,每一缕照进千家万户的阳光都让群众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推广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力争2025年装机容量达到4兆瓦,让更多村民获得更多收益。”周维忠说。
临行时,路过沿江村的农田,麦苗已经伸出绿油油的尖角,在阳光照耀下孕育着生机,与此同时,洒向大地的冬日暖阳,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清洁电能…… (经济日报记者 薛海燕 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