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估值提升或将动力十足
金融投资报记者 林珂
新一轮国企改革2023年拉开帷幕,2024年是国企改革落地实施的关键年。近期国资委频频提到市值管理,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拉开序幕。有分析人士指出,国家对央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程度或对央企价值创造产生直接的利好影响,未来相关增量政策或将持续加码,对于央国企的价值重估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改革成果有望持续落地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一次专题推进会。会议指出,各地、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安全支撑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现良好开局。
2023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开局之年,2024年则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明确,2024年要力争完成新一轮改革行动70%以上的主体任务。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表示,各单位要尽快明确70%的衡量标准,靠前安排重点难点改革任务。对新一轮改革中的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找准行动方位、强化考核引导,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要“形神兼备”、更广更深落实。他强调,两类改革任务要统筹推进,形成改革组合拳,同时要推进改革向基层穿透,切实抓好基层企业改革。
川财证券分析师张卓然指出,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当前国有企业仍是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构成重要支撑作用,而通过改革手段能够激发国有资本活力,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在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经济复苏承压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必须要扛起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
当前央企层面和地方国企层面改革均逐步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1月,中国信达、中国东方和中国长城三家资产管理公司拟将划至中投公司,同时珠海市国资委宣布,启动新一轮国企重组整合行动,未来央地层面改革成果有望持续落实落地。
央企重组力度有望加大
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拉开序幕,市场对国企改革的关注度正不断提升。海通证券指出,从市场面看,当前国企估值处在历史低位,政策利好下低估的国企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从宏观背景看,当前我国经济处在内部转型和外部挑战加剧的背景下,国企在经济安全、科技创新中有望起到引领性作用。
可以看到,近期国资委、证监会等接连提及“市值管理考核”,未来央国企有望更加重视价值经营和内在价值提升。海通证券指出,价值经营方面,关注国企分红、回购增持。长期以来国企估值偏低,存在价值与市值不匹配的情况,后续国企或加大引导企业市值向价值合理回归,增持、回购和现金分红或成为央企市值管理的重要举措。此外,公司市值反映了市场对于公司未来价值的预期,公司市值上升空间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内在价值是否有提升,因此市值管理的本质仍要回归基本面。一方面,央企考核体系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推动央国企更加关注现金流的安全,更加关注可持续投资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未来央企重组力度有望加大。2023年央国企完成重大合并41项,占全部A股的63%,未来央国企并购重组步伐有望加快。
估值修复是国企的主要投资主线。中银证券分析师王君表示,当前央企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相对于民企有明显的估值折价。在通信、交通运输、建筑、非银金融、综合金融、综合等六大行业中,央企估值折价尤为严重。从产业链分布来看,金融地产和下游消费板块央企相较民企估值折价幅度更高。过去央企主要采用“规模考核”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近年来,央企的考核体系逐渐转向,强化了“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值管理”等考核指标。在“净资产收益率与市值管理”考核导向下,央企有动力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向市场传递信心,预计有望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高股息、低估值的优质央企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