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休息站撞况多 3年酿7死
国1杨梅休息站25日发生电动车自撞分隔岛车祸酿4死4伤悲剧,事故车辆放置国道杨梅分队,家属26日到现场查看并处理遗物。(吕筱蝉摄)
国道1号杨梅休息站2021年底启用短短3年,包括前日晚间电动车4死车祸,至今共发生12起车祸酿7死,遭外界质疑是道路标线及分隔岛位置设计有问题,致事故频传。高速公路局26日回应,历年事故多是驾驶分心或是开启自动驾驶,道路标线及分隔岛设计没有不当。
杨梅休息站2021年12月25日启用,是全台第1个国道高架道路专用休息站,车辆从五杨高架下来后,外线可驶入休息站,内线则衔接国1杨梅平面路段。国道公路警察局统计,该休息站启用至今发生12起车祸共酿7死,其中也包括了前晚的电动车4死车祸,至于意外发生多是驾驶自撞分隔岛。
高速公路局北区养护工程分局交通管理科长张则斌指出,五杨高架速限100公里,接近杨梅休息站处逐渐降低车速至80公里及60公里,沿线设施标志都有提醒用路人需减速。去年10月该休息站增设减速标线,检视过去事故发生原因,研判多半是驾驶人分心或是开启自动驾驶系统,看到网友分享电动车车祸的行车纪录器,有发现车辆煞车灯未亮,有可能是驾驶车辆操作不当导致意外。
他强调,从五杨高架进入杨梅休息站,用路人循着车道线驾驶不会有问题,标线设计及分隔岛位置没有设计不良,今年会在车道标线上加密反光标记,让用路人变换车道或偏移时震动加强提醒效果,呼吁用路人行经该处务必照规定减速,不要疲劳驾驶也勿使用辅助驾驶,才能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
他也呼吁,驾驶不要过度依赖行车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尤其是从主线道进入交流道时,线型、弯道、降速等判断,还是要靠人比较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