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人:画油画,要有自己的面貌

杨秋人(1907-1983),广西平乐人。1928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0年转学上海艺术专科学校。1932年加入现代美术团体决澜社;1940年代开始,先后任桂林美术专科学校、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50年代至80年代,历任华南人民文艺学院教务主任、美术部教授,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等职。

叶坪——中央苏区风景,1963

作为决澜社的创社成员之一,杨秋人的名字紧密联系着1930年代初期中国的现代美术运动,在这场标榜文化世界主义和个性化创造的运动中,杨秋人和他的同仁们来到上海开始他们的艺术创作。他们的洋画创作旨在吸取西方现代派的流行风格,并积极探索具备地域性特征的中国现代艺术样式。

枣园远客,1964

1930年代中后期,随着民族主义和大众化的话语浪潮席卷文艺界,决澜社所代表的现代主义路线逐渐走向式微。抗战爆发之后,杨秋人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抗战宣传工作中,从桂林、香港以至重庆的征战途中,他创作了大批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尤以1942年至1943年间参加“香港的受难”画展,反映其个人作风及价值观的深刻变化。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杨秋人在香港参加了人间画会的活动,与在港艺术家共同创作了毛主席巨幅肖像的创作,以此迎接一个理想新政权的建立。

云石山,1963

杨氏的青春时代,是一名富于时代激情和个人魅力的现代艺术先锋,作品多为富于华丽都会气息的摩登人像作品;而其后半生,变为兢兢业业、谨言笃行的教育工作者,美术创作多为“业余”时分的勤勉之作,题材多为反映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风景写生,其中的佳作被时人誉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典范。时代嬗变,杨秋人在个人身份和艺术创作两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潋江,1962

1983年《杨秋人油画集》杨秋人自序:

经过抗日战争和十年动乱,

我的作品——

尤其是解放前的作品——

遭到巨大的不幸,

现从幸存的作品中选出部分作品和少数近作编成这个集子,

为的是求教,

不避残缺粗浅之短。

庐山风景,1956(1980年复制)

艺术实践,

探索、创造是个漫长的道路,

我只不过走了一段短短的路程。

中国人画油画,

决不应跟着西方尾巴跑;

但又不应和不能不借鉴西方艺术。

借鉴不是重复。

学习中国优秀的艺术传统也如此。

只能吸收,

不能照搬。

只有这样,

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面貌。

这是多年来我主观要求解决而未能很好解决的课题。

桥畔,1956

含鄱口,1956

市郊,1959(1980年复制)

列航,1961

初霁,1961

待潮,1962

傍水人家,1981年重画

晒网,1962

晨发,1963

海滨哨所,1964

港内,1962

早勤,1963

归牧,1981

晨渡,1980

剑麻山,1960

水电站工地之晨,1972

第聂伯尔河,1957

阿塞拜疆农村,1958

冬晨,1957

列宁墓前,1958

列宁格勒冬晨,1958(1980年复制)

涅瓦河畔,1958

日晖,1957

海上之晨,1957

大同江畔,1961

平壤风景,1961

雨中群峦,1961(1980年复制)

朝阳,1961

板门店,1961(1980年复制)

黎族青年,1962

农村青年,1953

黎族女舞蹈演员,1960

青年女工,1963

农家姐妹,1963

乌克兰庄员,1957

阿塞拜疆工人,1957

骑楼下,1948

玉莲,1982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本站、搜狐、今日头条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