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姐”朱迅的落寞,是整个主持界的悲哀,让人痛惜不已

台前的光彩照人,十年如一日;台下的辛苦打拼,一日如十年。

那些光彩夺目的背后到底付出了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代价?

透支年轻时的全部精力,换取舞台上光彩夺目的30年,到底是不是值得?

这个答案只有朱迅才能回答。

和众多明星的成长路径一样,小小年纪的朱迅就展示出自己聪明伶俐的一面。

开朗大方的形象、侃侃而谈的自信、美丽精致的灵动少女这些词条共同组成了童年朱迅的标签和记忆点。

1987年,15岁的朱迅正在北京读高中。

出色的外形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让朱迅被央视选中,成为《我们这一代》的小主持人。

出色的外表让朱迅当选为校服模特,她的模特展示将我们吐槽过无数遍的“丑校服”衬得高级了很多。

可能也正是如此,朱迅的15岁时,青春靓丽的外表,迷惑了校长们的审美,让校服选择逐渐走向“麻袋化”。

成为后世万千少男少女怨念的起点,那些年发下校服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裁缝店里挤满了少年少女裁剪校服的心愿。

希望在有限的条件里,让帅气和美丽从边边角角处一点点渗透出来,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当时的朱迅还没有想到未来的少男少女会如何看待校服,只是一门心思过好自己的高中生活,希望不留遗憾。

1987年的高中生还没流行起“初中肆业、辍学追梦,我们都是自由人”的风潮。

那个年代没有辍学当主持人,当演员的生活土壤。

不仅是父母不同意,更多的是那个年代学生对知识的尊敬程度,不允许众人随意放弃学业。

知识改变命运,在中国从来都不是一句假大空的口号,是无数个父母长辈们真心推崇的。

从1987年开始,朱迅就过上了连轴转的生活。

平日里要兼顾学业,努力上课;周末要主持节目;寒暑假要拍电影。

寒暑假拍摄的《摇滚青年》让朱迅成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按理说,这样出色的外表、伶俐的口齿,朱迅完全可以选择继续在国内深耕主持或者演艺行业,一步步稳扎稳打,成为台柱。

也许正是高中做主持人的经历,让朱迅在面对演艺行业的艺术天赋,自由随性有了慎重的审视能力。

主持人的工作远远不像我们旁人想象的那么容易。

突发状况下,如何将场面控制住,如何主持好一档高大上的节目。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价值取向如何平衡,央视作为主流价值观,对主持人的基本素养要求极高。

这个基本素养,不仅仅只是长得大气端庄,更要求主持人要具备亲和力,不会高高在上,造成观众恶感。

这种责任观的树立在青年时期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时的社会环境偏向于青年人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于是相对散漫的艺人形象成了朱迅的第二备选。

主持人的智力活动,人格修养成了朱迅的首要追求。

要想做个好的主持人,个人修养和学识涵养是首位的。

纵观和朱迅同一批出名的主持人,就没有学历较差的。

不论是董卿、撒贝宁、还是康辉、李红,都是清一色的大学毕业,部分学历更高。

摆在朱迅面前的选择既多又不多,她想走的更远,就必须深造,必须继续学习。

于是高三毕业的朱迅选择了前往日本留学。

亲和可爱、甜美靓丽的外型并不是只有我们可以欣赏,日本人同样认可朱迅作为主持人的基本素养。

大三那年,朱迅在朋友的推荐下参加了日本广播协会举办的《中国语讲座》主持人面试。

出色的语言天赋、甜美可人的外表直接让她拿下这个面试的总冠军,并且在之后的5年时间里,一直主持着这档节目。

在主持行业,评价一个主持人是否足够优秀,业内地位是否稳固的标志就是有没有自己主持的节目。

广播行业说有情也有情,说无情也无情,一切只看收视率。

每年广播电台都会推出无数档节目,主持人就是决定节目调性的那个人。

一个主持人能否赢得观众的青睐,全部依靠收视率的稳定和长青。

朱迅初出茅庐,便能在高手林立的日本广播电台主持自己的节目五年之久,已经足够验证她的主持人素养了。

和每个在职场打拼的女性一样,日本的职场比国内的职场还要难混很多。

职业装和森严的等级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在日本同样的岗位上,男和女拿的工资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女性要在职场上承受更多的鄙视,很多机会会直接从手里溜走。

当时日本女星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结婚必须退圈,回家专心照顾丈夫,这是他们的文化决定的。

如何在这种等级森严的职场环境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朱迅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全年无休的加班、高负荷的全力运转,演艺和主持事业的双重尝试,她都做的很好,也很辛苦。

她主持了很多档日本手术率前列的节目:

《流行都市——东京》、《中日歌会》、《亚洲观》、《悠久的长江三峡》、《夫妇、夫妇》《今晚》等等。

在日10年时间,朱迅一刻也不敢停,生怕被甩下去。

连续两次因为突发血管瘤被紧急送往医院就医,第二天又立刻回归工作岗位。

终于1999年的时候,朱迅职业生涯的第二个转折点来了,当时央视正在公开招聘《正大综艺》的主持人。

朱迅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拿到了这档节目的主持权。

这一年里,朱迅不仅要维护自己在日期间打下的江山,还要回国重新以新人的姿态参与新的职场竞争。

白天还在日本主持节目,晚上就得赶紧飞回中国参加综艺录制,两边跑的情况坚持了整整一年,朱迅累倒了。

但她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放弃在日本打拼下的基业,回国发展。

回到中国后,她先是在央视国际部任职,2006年开始出外景,并且向央视大型晚会主持人的方向发展。

先后主持了《民歌中国》《元宵晚会》《同乐五洲》等节目。

2003年时,刚在央视工作3年的朱迅碰到了自己未来的丈夫王志,两人一见钟情。

同样都是央视主持人的当家花旦,两人迅速熟悉并且相爱。

婚后,两人育有一子。

和其他央视主持人坎坷的婚姻之路不同,朱迅和王志的婚姻基本上没有什么波澜,两个人就这样一起走过风风雨雨。

2007年,朱迅一直保持着超高强度的工作量,这一次造访的疾病可不想之前的血管瘤那么温和。

2007年,朱迅因劳累过度,在医院查出了甲状腺瘤。

人的甲状腺和日常情绪息息相关,压力过大,非常焦虑的时候,甲状腺便会肿大,发炎。

情绪过分高涨会甲亢,情绪常年低落抑郁,会导致甲减,这是一个人类情绪状态的晴雨表。

查出癌症后,朱迅的领导说什么都不让她再继续工作了。

王志也劝朱迅以身体为重,积极治疗疾病才是最重要的。

从这年开始,朱迅停掉了在央视的所有工作,前往国外积极就医,直到2010年才正式回归央视舞台。

三年的沉淀带给朱迅的是一场独特的死亡教育。

人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会忍不住回顾自己过往的人生。

生与死的抉择之际,以往意识中占据主要部分的成就导向便退居二线,开始让人们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三年过后,年轻急躁的朱迅开始变得沉稳,开始向我们熟悉的那个端庄大气的央视主持人靠拢。

曾经甜美可爱的当家花旦,开始有了职场老人的自信和沉淀。

朱迅的生活态度转变,舞台上熠熠生辉的端庄大气成了她独特的形象标识。

《春晚》舞台成了朱迅走向全国观众认可的最重要一步,提起央视主持人,人们会记得那个春晚中端庄大气的代表。

2023开始,曾经的老战友、老同事们纷纷退居二线。

有直接隐身,不再进入主持行业的;有转型升级,开始走向管理岗的。

他们都在一步步隐身,将机会留给年轻人,朱迅同样跟上了这个步骤。

今天已经52岁的朱迅,看起来还是像年轻时一样,看着她无瑕疵的外表,很难想象她这三十年的主持生涯中,竟然这么拼。

今年以来,朱迅仅仅主持了一档大型晚会,其余时候已经默默隐身。

其实两次血管瘤和甲状腺癌的病发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人的身体不是可以无限透支的小额贷款,要好好保护才能活得更久。

希望她能有机会养好年轻时毁坏的身体,除去工作和成就外,能留出更多的余地去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