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大学

杨振斌

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高水平大学应当通过加快建设创新型大学,将自身的办学使命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融合,创造新的发展动能与优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围绕这个主题,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些认识。

一、中国高校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外部推动力

我国高校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外部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全球科技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带来的对创新驱动的迫切要求。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如何冲破“科技封锁”“科技要挟”和被“卡脖子”,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掌握发展主动权,这是中国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高校理应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承担的历史责任。同时,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中国高校应当主动担负起这个光荣使命,从理论上解释、在实践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当前,中国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把创新型大学建设作为目标和追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协同服务社会效能,助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在国内高校中较早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学校自2007年起,历时两年多制定了“交大2020”这一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基础规划。2020年,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新九字办学方针。这一办学方针在学校从“十五”规划起就提出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原九字办学方针的基础上,明确把创新型大学建设作为新时代发展的战略基点,更加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成果、营造创新氛围和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变革。

二、创新型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

加快建设创新型大学,既是大学回应社会需求的责任担当,也是大学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重点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是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是大学存在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培养一流人才,是大学永恒的核心使命。一流人才一定不是内存条式的做题者,而是勇于面向未来的创造者和助力时代发展的驱动者。大学要不遗余力地把育人为本作为自身的战略选择,把一切办学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将“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融为一体,构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格局;要像钱学森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为例,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所讲的,“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让“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的教育;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边界,使之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科技创新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更加显现出以学科交叉、大科学组织和产学研用融合等为特征的重大技术发明与应用。这既是各国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动选择,也是创新型大学建设的重要途径。2021年,上海交大在125周年校庆活动中,联合《Science》期刊面向全球发布了125个最具挑战的科学问题,涵盖十多个科学领域,体现了我们对如何继续走向研究的前沿以及对人类面临的最紧迫问题的思考。我们认为,大学不仅要成为科技创新领域重大难题的解答者,还要成为新兴学科前沿和产业未来方向的引导者。大学应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科研体制,打破学科、机构、制度壁垒,在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生长点。应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孵化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成果。

三是提升协同服务社会效能。如何以科技成果更好地助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突破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课题。世纪疫情的挑战促使我们反思:当国家和社会面临挑战的时候,大学应自觉作出什么反应,承担什么责任?如何及时把前沿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在服务社会过程中优化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高校及高校附属医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这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办大学一定要以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姿态来主动回应社会的重大关切,成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参与者。

三、创新型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探索

建设创新型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结合上海交大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有四点体会。

一是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上海交大全力打造“学在交大、育人神圣”的育人氛围,让“爱学生如儿女”成为教师们的自觉遵循。强化因材施教、把教育增值落到实处的理念,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四个计划”:即针对前1%学生创新潜力发掘的“伯乐计划”,针对前10%学生学术引导的“荣誉计划”,针对有学业帮扶需求学生的“助飞计划”,以及致力于提升全体学生培养质量的“攀登计划”。注重以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站在科技发展前沿,将“大思政课”开到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现场,在“雪龙”号考察船上开设实践必修课,培养具有更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二是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激发大学创新策源能力。学校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主动作为。针对国家对于开展高水平病毒研究的迫切需求,我们医学院与上海市政府共建病毒研究院,加强相关方向的科研和学科谋划布局;李政道研究所在马约拉纳中微子、量子多体磁性系统、暗物质探测等方面已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转化医学大科学设施在精准医学、分子医学等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助力在人类生命健康领域实现更多更大突破。

三是发挥科技人才集聚效应,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在国家相关部委支持下,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通过政策创新和平台打造,充分释放高校创新资源,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在环交大“大零号湾”区域打造新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与产业集聚地,放大溢出效应,为挖掘应用型研究成果加强载体支撑,吸引头部科创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企业需求与科技供给的良性互动。

四是跨越不同文化边界,合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背景下,大学之间更应该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全球网络。上海交大三千余名专任教师中,有两千余人具有多年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一千余人在海外一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疫情前,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在本科期间就有海外游学经历。11月27日,由我校承办的2022长三角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相关活动在上海市祟明岛举行。我校学者与世界一流大学学者科研合作已成常态。

创新驱动时代,给大学带来了新机遇,大学在其中应该有更积极的担当和更突出的贡献。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大学的进程中,把自身发展融入新发展大局,在服务国家、造福社会的同时,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变革发展,这也是大学之树常青的根基所在。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11月26日在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主论坛上的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学术立会 服务兴会 规范办会 创新强会

微信号 : zggdjyxhwx

网址:https://www.cah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