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六燃展 见证竹科发展史

阳明交大六燃团队,今年的主题「移动的六燃」,连结新竹步行城市。(王惠慧摄)

新竹六燃是日军在二战时,为合成异辛烷遗留下的历史建筑,后形成特殊眷村聚落,且又是保育类霜毛蝙蝠栖地,受学界关注,阳明交大应用艺术所副教授赖雯淑表示,六燃不仅见证新竹历史,更保有工研院前身天然瓦斯研究所历史,是竹科高科技发展的源头。

新竹六燃总面积300多公顷,涵盖大烟囱所在地忠贞新村、清大成功湖、将军村、公道五路地下油库与光明新村等,与市府的新竹X基地、眷村廊带以及大烟囱科技艺术村落属同区块,原有上百栋建筑,现仅存约10栋。

阳明交大2018年起,执行六燃博物馆计划及大烟囱厂方保温睦邻驻站计划,2019年首策展,今年主题「移动的六燃」连结新竹步行城市,将田野调查、居民访谈等文字影音纪录,以音乐、艺术、科技、出版及学术多种形式,呈现对六燃议题的关注。

艺文中心主任洪惠冠指出,六燃与竹科建立密切相关,甚至可说是台湾高科技产业历史,最早可回溯至日据时期战争燃料生产,从总督府天然瓦斯研究所为起点,渐演变为工研院、竹科,见证台湾经济实力发展。

赖雯淑说,六燃的「生产」有3层意义,包括日本为战争的生产、霜毛蝙蝠为繁衍的生产,以及工研院集结周边清大、交大科技人才,为发展高科技的生产。

赖雯淑指出,俄乌战争引发晶片荒,使竹科受国际重视,对比六燃在二战时也扮演要角,80年后的今天,新竹六燃作为博物馆,能让人重新思考台湾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