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物價漲氣象署海纜監測少600公里 地震預警縮水10秒

交通部次长林国显(左)、中央气象署长程家平(右)列席备询。记者周彦妤/摄影

强化地震预警效能,中央气象署拟在台湾南部海域,建置地震与海啸即时监测系统。中央气象署坦言,因疫后国际物价大涨,当前经费不足,流标8次,计划期程延至2028年,海缆长也从800公里大幅缩减剩200公里,6座海底观测站砍半变3站,地震预警时效减少10秒,海啸预警少30分钟。

中央气象署今天上午列席立法院交通委员会业务报告。中央气象署在业务报告说明指出,为强化地震预警效能,预计建置台湾南部海域地震与海啸海底监测系统,强化对于马尼拉海沟地震与海啸即时监测执行「台湾南部海域地震与海啸海底监测系统建置计划」。

中央气象署指出,该计划原期程2021年至2024年,预计在台湾南部海域设置800公里海缆、6座海底观测站,从屏东枋山延伸菲律宾吕宋岛,对南部外海地震可提供10至20秒的地震预警时间、30至60分钟海啸预警时间。

然而,第2次修正计划缩水,调整为铺设200公里长海缆,仅约到巴士海峡中间一带,并设置3座测站,总经费略增至为27.641亿元,提供地震预警约14秒、海啸预警约30分钟应变时间。

民进党立委李昆泽质询时指出,因疫情影响,成本大增,中央气象署迫于现实,海缆长从800公里缩减为200公里,6座海底观测站变3座,计划又持续流废标,「我非常不满」。他也质疑,地震观测措施对台湾西南部相当重要,拖越久未执行,成本恐怕会更高,仍有足够应变能力吗?

中央气象署长程家平答询时指出,疫情冲击,国际物价大涨,因经费不足,这是不得已措施,过去执行也有8次流标,标不出去,目前经缩减后,地震预警时效约14秒、海啸预警30分钟,与原计划相比,地震预警时效减少10秒,海啸预警少30分钟。

李昆泽不满表示,预警功能可能会因此减损,是否还能提供国人即时警报讯息,「你知道10秒可以救多少国人吗?」程家平坦言,确实略有减损,不过海啸通常有较长的预警时间,也会靠防灾体系动员。

列席的交通部次长林国显答询表示,计划会再评估检讨,未来有机会找更多预算支应。

对于大幅缩减,中央气象署说明,因海缆船须从欧洲调度,且原物料持续涨价,200公里海缆铺设计划,经费恐怕要约40亿元才够。

此外,中央气象署也在业务报告指出,2024年台风季起,中央气象署开始提供「暴风圈最早抵达时间预估资讯」,参考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强化侵袭机率预报;另试办「台风警报期间沿海地区风力预报」,提供更多细致风力资讯给各县市政府,以利制定停班课等相关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