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泳思(之三十七)

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生前风风光光,死后庄严隆重,在汉水流域,葬礼往往比婚礼更隆重。亡故后三日上山安葬,葬后七天烧纸、敬香,每七天一次。再逢百日烧“百期”,周年上坟、垒土,直至三周年,整个祈祷程序才告结束。此外,还有“哭丧”“叙话”“唱孝歌”等风俗。

“哭丧”是老人刚去世后,儿女们十分悲痛,以哭表达哀思。一般男孝子有泪无声,女孝子从“入棺”“守灵”“发丧”“入土”都要围着“灵棺”哭,并讲述老人经历的苦难、留给子孙的恩德和对后代的养育之情。“叙话”也叫“说话”,男性去世多请本姓族家长者,女性去世多请娘家智者出面,询问孝子“老人在世有病看了没有”“照顾得如何”“尽孝没有”“死后棺木、寿衣、夜场准备得如何”“墓地选在何处”等,孝子均要跪在地上一一回答。

“唱孝歌”是汉中人缅怀亡者的一种形式。老人去世后,不做道场不念经,专请有才华、出口成章的“歌先生”,既唱传统的“孝歌”,也触景生情唱斥责孝子过错的歌。唱孝歌时配上锣鼓、唢呐,歌声悲苍凄凉,催人泪下,引发孝子和亲友的哀思。其间,孝子持香转“灵”,女孝子“哭丧”相伴,整夜灯火不熄,歌声不断,哭声凄凉……持续到第二天发“丧”,送灵上墓地,安葬才结束。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这是远古时期先民们的居住环境。世世代代居住在汉水一江两岸的居民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因地制宜,创建形成了兼具北方三合院、四合院风格和南方竹木房、吊脚楼特点的民居样式和民居文化。

而今,漫步在水天一色、日新月异的汉江两岸,过往的民居已成为记忆中的风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汉江流域的历史变迁。

上有古汉台,下有黄鹤楼。屹立于上游、建于楚汉相争时期的汉王刘邦行宫古汉台遗址,占地二百余亩,坐北朝南,由三个不同高度的平台组成,最高点约七米,依次形成三处院落,有东西华亭、古建筑群、望江楼、桂荫堂、石门十三品陈列室、褒斜古栈道陈列室等。园内树木葱郁,亭台楼阁,一派江南园林景色。望江楼位于古汉台的最高点。桂荫堂因其周围种植的古汉桂而得名。这里曾是汉中的最高建筑,登临其上,可以感受一江汉水向东流的汹涌澎湃之势。刘项争霸的历史记忆,就这样凝固在了望江楼阁的飞檐翘角之上。

下游之尾,流传、呼应着有“天下绝景”之誉的黄鹤楼。黄鹤楼居于汉江、长江交汇处,位于武汉市蛇山之巅,始建于三国时期,现存为清代“同治楼”原型。主楼呈四边套八边形,为钢筋仿木结构,有72根圆柱,高50余米,飞檐五层,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亭阁等环绕。整座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又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百年流芳,不胜枚举。

发轫于明中叶、成型于清后期、鼎盛于民国的陕西汉中宁强县青木川古镇的“回龙场”老街,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河水沿着镇边蜿蜒而过,古镇顺流而建,全长约860余米,呈“U”型,形似一条卧龙,故得名“回龙场”。有民国时代建筑50余座,古建筑房屋260余间,或中西合璧,或造型奇特,或气势恢宏。流连于老街,一座座雕梁画栋、青砖回廊的木结构老宅,融入了羌族文化、秦巴文化、汉江文化等元素,在流水潺潺中依然焕发着昔日的辉煌。

在上游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冷水庙村的古村落,罕见的、成片的古石头房,述说着400多年的汉江居住史。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石头,错落有致地镶嵌成一栋栋造型别致的石头房,成为汉江流域中国古民居建筑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据载,明万历年间,村民的祖先们由山西迁至汉江边,后因躲避灾害和战乱,逐步搬到石头山上居住。如今,全村160余户、400多名村民已搬到镇上居住,但这些用石头建起的住房、门楼、猪栏等,依然伫立在汉江边的林木山,尽显出古香古色的生态美。

建于北宋、呈“四水归堂”风格的丹江口浪河镇老街,全长400多米,48座建筑单元全部呈院落结构,前厅后堂,其间有一天井,两侧为厢房,述说着汉江流域最典型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历史。

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一座“活着”的百年古民居——陕西留坝县江口镇许家山石屋民居,星罗棋布于江口镇磨坪村百余亩土地上。这里既有大户人家半围合院落,也有平民百姓单体土坯房,构成了别开生面的汉江民居图。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汉江汉江,山高水长,是我永远的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