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 一个会打开你生命力的节目

一个节目的原点,究竟是什么呢?

绝大部分时候,我们所听到的答案,可能是市场的,「哇!这是一个很有市场的项目」;

可能是创意的,「哇!这是一个超级特别的想法」。

但是,在东方卫视大型环保公益纪实节目《一路前行》中,我看到了一个更迷人的原点——

它的原点,是一种善念的初心。而它把初心转化为行动,就是节目。

你会发现,不同初心的节目,也会有不同的质感。

《一路前行》的质感,是无比独特而无法复制的。

起初,它只是一个人的一个动念。

朦朦胧胧的,尚未成形的,萌发在胡歌的心里。

胡歌从十年前,就开始接触公益事业,十年以来,他看到了很多做公益的人,他们会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真实参与其中。

他看着这群公益人,有太多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公益组织,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他们又具体在做什么?怎么做?如果我们要参与进去,应该通过什么途径;哪怕我们不去,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而他想做的这个节目,就要回答以上问题:

理解公益人、进入公益人、成为公益人。

或者,成为公益人太大,至少是于公有益而无害之人。

这个动念,虽然还很朦胧,看不到模式,看不到路径,但是,它最核心的一些部分,恰恰成为了《一路前行》后来被坚持的灵魂:

它不只是「要」,不是一种口号式的「要这样」「要那样」,而是要「身体力行」「力所能及」,所以,具体的行动、扎实的行动。

所以,这个节目里不是浮光掠影的「体验」,而都是深入真实工作的「行动」,比如用垃圾袋搜集每天产生的干垃圾,比如在无人区捡人们丢弃的塑料罐尿瓶,比如换一个环保的视角重新去看日常的生活。刘涛感慨:「原本觉得逛超市好幸福,要啥有啥;但是换个视角再看,发现都是塑料的。」

行为虽小却大过口号,视角偏转就见新世界。每一个行动的发生,每一个视角的微调,都可能在以蝴蝶效应改变下一代的世界,才会给世界带来变量、带来希望。

而这个逻辑链条,就形成了这个节目的价值观——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有希望」。

这是来自英国著名动物保育人士珍·古道尔的一句名言,在遥远时空相隔的东方,亦在动念。

后来,它就从一个人的动念,变成了三个人的意志。

刘涛说,「做这样一件事的初心很重要,当你有了这份初心,有了这份意向,你会觉得你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快乐和值得的」。

节目真实还原了这个「初心」的生长过程,就发生在一个微信群聊里——

刘涛说,「总结一下,第一这不是综艺,而是一个特别节目;第二,它的初衷和立意明确之后,来确定节目名字和内容表达形式」——她增添了清晰的执行力;

胡歌说,「我的想法是,我们三个作为小白,让大家看到个体参与其中(环保公益),可以有那些感受、收获、改变」——他给了美好的初心;

陈龙说,「一路前行,突然冒出来的名字,供大家参考」——他赋予了这份意义以名字。

再后来,三个人的意志又变成了一大群人的目标。

三人找到SMG东方卫视与纪录片中心,但是制作团队并未操之过急,而是认真关切这个初心的源头:「咋就聊出来要做这件事情?这是我们想每个人先沟通沟通,胡歌、刘涛、陈龙,想做一档电视节目,为什么会做这件事情」,而在了解过程之中,秦博对三人说,「感谢坦诚相待」,让他得以真实确认。

是的,太多节目,不问初心。因为这个初心也许经不起问。但是,如果深问下去还是坚定的、明确的,它就能吸引来更多人,把一个人的初心变成一群人的公心。

于是,在东方卫视与SMG纪录片中心反复确认了这份初心是真心后,他们也投入了他们的真心。

秦博说了一句让笔者非常受用的话,「纪录片是用时间换情感浓度」。这个时间,不只是拍摄的时间,还有筹备的时间。相信这份初心之后,他们开始做大量调研,两个月的时间,整理了上百个选题;充分调动SMG资源,整合全国公益事业上的代表人物。

最让笔者惊讶的,按照常规动作,就是一个再把艺人召集过来,谈谈选题、聊聊模式,但秦博团队却有心地把一个程序的「内部讨论会」做成了一个特别的「专业座谈会」:连续三天,满满当当地邀请了包括公益保护学者、公益协会成员、公益纪录片导演等等整整一个公益生态中的全谱系人,以演讲的形式刺激大家真实认知,真正意义上完成了策划会需要的头脑风暴,或者更准确地说,更是「心灵风暴」。

比如纪录片导演彭辉说的,小羚羊和母羚羊的故事,母羚羊已经被人类残忍虐杀,但小羚羊还想吸吮母羚羊的乳汁;比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说的,他们在海南三亚救治的一头绿海龟,体内有三公斤垃圾。

这个安排,就是在践行节目理念——了解才会关心,关心才会行动,行动就有希望——中的第一句话,在出发前、在行动前,先去了解、先去关心。

尤其让笔者动容的,是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他一生致力于海洋事业的研究与保护,他说,「就是鸿雁踏雪泥吧,我就希望踏一个脚印,而这个脚印是社会进步的脚印」。他不认识这些艺人,也不需要任何虚名,之所以参与其中,是因为他相信大众媒体的传播,能在社会进步的路上,踏下一个脚印。

节目是有灵魂的重量的,《一路前行》第一期的节目所在做的,就是让观众见证一个善念,是怎样一点一点地,吸引到了三个人、十个人、百个人,这个灵魂的重量是如何一点一点在注入、一点一点在加持——

而这样记录不是一个「人」的成长,而是一个「念」的成长,从一个人微弱的起心,成为一群人强大的共识,不断看着过程中灵魂吸附与加重的历程,这样的「真人秀」,是前所未见的。

或许,更加宝贵的是,这样自发的「念」与时代的目标形成了共鸣——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安全底线,健全保障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一路前行》恰是这样自发生长出来的第一档宣传美丽中国的节目。

而借着东方卫视的播出,这样一个「念」就与时代、与更多普通人,产生了共鸣——《一路前行》是自发生长出来的第一档宣传美丽中国的节目,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心中有一个美丽中国的「念」,才有充分的社会基础、广泛的民众参与,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我们才能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而坚定前进。

我很喜欢陈龙说的一句话,「先出发吧,一路前行,咱们先行动起来。我觉得行者非常好,『行』这个字我非常喜欢,他就是个实践者,就去参与就去做,做比说重要太多了」。

而这,就是《一路前行》的「行」,是行走的行,更是行动的行。

但是,既使都是公益人,既使都在行动,也会有不同公益人的不同行动方式。

既有第二期,即将呈现的是在可可西里无人区保护站的「非介入式行动」,这里的公益人所做的,就是尽他们所能避免任何人的闯入,把可可西里变成一个真正无人的、属于动物的天堂。

也有第三期,即将呈现的是在昂赛大猫谷自然体验项目的「介入式行动」,这里的公益人所做的,反而是让普通人进入生态保护区,既让人们体验公益保护,也为当地创造经济价值。

而《一路前行》的原则,是去客观呈现公益行动的多样性:它不是一刀切的,而是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有不同的公益行动。

这是一种客观,也是一种真实。

而最动人的真实,就在于它是有顾虑的,它是有思考的。

它发生在下周播出的第二集中,因为三人理解可可西里倡导的是「非介入式的行动」,就开始顾虑是否原本规划进入可可西里的行动是介入的,而这种介入是对是错?

这是笔者几乎没有见过的一种节目呈现:

一般节目是「结果论」的,你只看到了艺人们按照导演组的安排,进入目的地做体验;然而,《一路前行》是「过程论」的,你会看到三人在过程中的思考、过程中的顾虑,这个安排合不合适、它所产生的价值导向正不正确。

恰如陈龙所说,「我的观点,就是它(公益行为)必须保持真实,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坐在电视前看到这些东西,将来他又会改变什么。你不知道的。」

而这,就让我分清了,做「公益」还是做「公益秀」的本质区别——

做「公益秀」,容易陷入「虚荣心」,所以,在个人主义式的「慈善」下,容易刻意包装行善者的「高尚」,反而让公益离普通人越来越远;

做「公益」,需要秉承「责任心」,所以,它的价值取向是「个人行为」是否能形成「集体效应」,能够呼唤更多人不怕门槛地、不觉负累地,轻装上阵地加入公益大军。

只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去认真辩证每做一个行动,它产生的到底是好还是坏的影响;

只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即使连轴转地晚上拍戏、白天学习,仍然觉得甘之如饴,甚至疲惫地抬不起眼了,还嘴角上扬地说「很疯狂」,甚至嘱托「如果我睡了,请戳醒我」;

只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在敬畏之下不敢虚言,在被提问「你觉得做这些有用吗」时,会很平实而正直地说,「不知道」。

只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明白这场行动的意义,不是三个有能耐的人做了很多事,而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做一点点事。

因为公益不是个人主义。

这个理念渗透在《一路前行》的一言一行之中。

在旁白的文案里,最戳中我的是这么一句话,「重新观察了一遍我们身处的城市,但我们不想带着苛责的态度来审视一切。」是啊,不过闻道有先后而已,先觉醒的有环保之心、有公益之志的人,不应该仿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向下审判,而应该帮助尚未形成意识的人们向上引领。

所以,在具体的行动中,就有一段三人对公益行动尺度展开的真实辩论,让我印象深刻。刘涛说,「当我们现在开始提倡(公益环保)的时候,我希望从基础一点一滴,而不是告诉我,你必须怎么样,你应该怎么样,这个世界没有必须,没有应该,因为你不是我。我想从一点一滴做起,而不要让我一下做得太多」。

是的,在这一路前行之中,必然会有很多争执,但是,不是基于人情世故的撕逼,而是基于理念是非的辩论。

但实在太稀有了,见到这种不断在理念上、在价值观上,不回避也不刻意地,真实的冲突、真实的碰撞,并在交锋之后继续一路前行。

第一期节目中,有一组遥相呼应的对话,让我感动。

汪老在策划会上分享,「地球上也有一个暗世界,这就是深海。深海永远没有见过阳光,它不知道光是什么东西」;

胡歌在策划会后感慨,「这次这个节目就像是带着观众一起,坐着这个深潜机,潜到这个(公益环保的)深海,可以让大家看到有这么多善良的、有情怀的、默默奉献的、无私的这些公益人、环保人士」。

公益事业太需要被知道、被理解,它一定要成为「公民共识」而非「小众行为」,才能形成足以微微偏转人类发展步伐的力量。

最简单的一个行为,为什么要把垃圾干湿分离,当人们只被要求这么做,是很违反人性地给自己增加负担,因为过往人们的认知是,「垃圾好像扔出去了,就跟我们无关了」;但是通过节目,我们看到了一个一个燃烧炉在你面前铺展,你看到了垃圾终端的形态,如果不做垃圾分类,只能焚烧、不能循环,看着那些24小时滚滚燃烧的黑烟,看到了你产生垃圾、丢出垃圾之后不曾想过的后续,便不太这么能理所当然——

当然,这一定要你自己去看,才有切腹之痛、扎心之感。

而我由衷希望,这个有灵魂重量的节目,能够随着节目播出,不断启迪更多灵魂,14亿人之中又有更多灵魂因它而加热也因它而敏感,我们能在麻木中有所清醒,在清醒中有所行动。

这样,这个节目,就完成了一场最值得骄傲的隐藏叙事——

它记录的,是一个人,到三个人,到一个中心,再到一个环保群体,再到无数普通人,这样一个超越「影视叙事」的「社会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