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意为依归 下架民进党

(图/翻摄中时新闻网直播画面)

在国民党全代会完成推举侯友宜为总统参选人之后,郭台铭于脸书发文,仍然以「民意大于党意」为借口,并以孟子所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展示其勇气与决心。显然郭台铭仍然未忘情于总统职位,企图以鲁阳之戈,回天返日。

郭台铭将会在最后做出怎样的决定,目前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臆测得出来,但是,他所依据的「民意」,究竟是以什么来判断的,却是一大问题。「民意如流水」,是变动不居,随着时潮的变化,高低起伏、一月数变,没有人能说出个确准。

姑不论郭台铭当初自信满满的参与国民党的征召,是拥有多少他自认能超越党意的民意,但全代会中出席支持侯友宜的县市长、民意代表、立委参选人,如果还说这只是「党意」,而非「民意」,恐怕就是故意在掩耳盗铃的了;更遑论相关的民意调查,在郭台铭加入战局的「四脚督」之下,郭台铭也是只能敬陪末座的,究竟郭台铭所认知的「民意」在哪里?恐怕也应该是心里有数的吧?

据民意机构的调查,全台湾有60%的民众,是希望能「下架民进党」的,这岂非才是最大的「民意」?但是,这些「民意」纷歧复杂,柯文哲、侯友宜、郭台铭,甚至韩国瑜,都不乏支持者,郭台铭又是从哪来的自信,认为这些「民意」是专属于他一个人的?

郭台铭引用孟子的话,「虽千万人吾往矣」,倒真的是具有十足的勇气与决心。可惜的是,郭台铭真的不懂孟子,只知道有一己匹夫之勇,正如孟子所批判的北宫黝、孟施舍一样,自以为是,发愤而怒。殊不知「这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是有「自反而缩」的前提的。「自反而缩」,「缩」者,正也、直也,必须「配义与道」,才能至大至刚,郭台铭自不妨扪心而问,你的所作所为,果真能「配义与道」吗?

什么是「义」?什么是「道」?简单来说,在民主时代,多数的民意就是「义」、就是「道」。在郭台铭的发文中,对民进党贪腐无能、将可能为台湾带来战争危机的批判,当然是人所共知,且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政党能够轮替,将民进党拉下台来的了。这正是民心所向的「正义」,也是从政人士必须依从的「正道」,舍此而不由,又岂能真正符合「民意」?

「民意」归趋如此,其实不止是郭台铭应该有所体认,更是所有非绿的候选人必须认清的。民进党的基本盘有35%,其余的65%,一旦被其他人所瓜分,不仅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得票率超过赖清德,甚且其边际效应,会连立委席次也还是让民进党轻松过半。未来4到8年,台湾人的处境,恐怕会越来越危疑不安。

其实,赖清德所标举出的「民主与专制的选择」,根本就是忽略了台湾早已是实施了数十年的民主国家,反而是民进党控制媒体、箝压舆论的作为,寖渐走上了专制的道路,而挑拨仇恨、撕裂社会、盲目反中,更难免让台湾陷入兵凶战危的险境,而其整个执政团队,贪污腐败、用人唯亲,更与其当初「清廉勤政爱乡土」的诺言,背道而驰。

反观非绿的国民、民众两党,标举出「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清廉与贪腐的选择」,才是真正的关键。没有人希望台湾会发生战争,更没有人会对贪腐的民进党有所期待,而这才是为何要「政党轮替」的道理所在。蓝与白这两个最重要非绿政党,乃至郭台铭,在相互竞争之际,更应思考的是,如何既竞又合,同心协力,「配义与道」,以多数的民意为依归,落实「下架民进党」的责任!(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