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 上半年口腔癌筛检少1.5万人次
疫情冲击 上半年口腔癌筛检少1.5万人次。(示意图/Shutterstock)
全台年逾3000人死于口腔癌,是青壮年男性最常见癌症之一,早期筛检可大幅降低死亡率。但今年受到疫情影响,1到6月筛检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1.5万人次,国健署吁民众尽速检查。
今年以来,国内陆续出现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本土疫情,5月更进入社区感染,许多非紧急医疗、筛检等通通喊卡。
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最新统计,今年1到6月间,有吸烟、嚼槟榔者接受口腔黏膜检查共23.7万人次,相较去年同期减少6%、约1.5万人次,令国健署备感忧心。
国健署癌症防治组组长林莉茹表示,口腔癌是国内青壮年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每年有超过8000人确诊为口腔癌,更有超过3000人死于口腔癌,无论在男性癌症发生率或死亡率均排名第4。
根据统计,口腔癌筛检率达5成,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发生率及26%死亡风险;为及早发现,国健署自民国99年起补助30岁以上嚼槟榔或吸烟民众,每2年1次口腔癌筛检,每年透过筛检可以发现3600名癌前病变个案与约1300多名口腔癌患者。
林莉茹指出,经检查发现为早期病灶并及时接受治疗者,5年存活率可高达8成,如果延迟发现或治疗,则晚期个案存活率不到4成。
林莉茹说,预防口腔癌的发生,除避免接触烟、槟榔及饮酒等危险因子外,有烟槟行为者,定期口腔黏膜检查也不可少,若有烟槟行为却不做口腔黏膜检查,死亡风险将增加35%,呼吁符合口腔癌筛检资格的民众,在疫情趋缓后尽速接受检查。
她也提醒,「破、斑、硬、突、肿」是口腔癌重要征兆,只要出现口腔黏膜破皮超过2周未愈合、口腔黏膜出现不明的红斑或白斑、口腔黏膜逐渐变硬或紧、口腔黏膜表面不规则突起、脸或颈部出现肿块或两侧不对称,建议至牙科或耳鼻喉科就医,必要时应接受切片检查,以确定诊断、及早治疗。(编辑:陈清芳)11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