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严峻 港大研究:轻生风险攀升创2年新高 65岁以上为高危险群

香港疫情严峻,港大研究:轻生风险攀升创2年新高,65岁以上为高危险群。(新华社)

据香港《明报》报导,香港大学研发的「防止自杀早期预警系统」分析发现,香港轻生个案由2月22日低位攀升,于3月23日达到2年来高峰,「7天自杀估值」显示每天有4人轻生。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表示,65岁或以上长者轻生个案为各年龄层之最,较去年同期升一倍,他建议政府重启康乐文化设施让长者使用以纾缓负面情绪,在防疫与优质生活间取得平衡。生命热线执行总监吴志昆称,疫下难有家庭聚会,长者易感孤单和感觉被遗弃,鼓励市民关怀长者。

报导称,港大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2020年研发系统,利用每日新闻报导等数据,计算本港过去7天自杀估值平均数,再将估值加上标准差值,得出过往7天自杀风险级别,黑、红、黄3级分别代表极高风险、高风险及中风险水平。

★3月20日首达极高风险 近2日回落

系统发现,香港过去一年估计轻生个案为670例,个案于2月22日处低位,之后攀升,3月20日触及黑色极高风险警戒水平,是系统设置2年以来首次,并于23日达至高峰,当日的「过去7天自杀估值平均数」为4.05,比全年平均数的1.8为高。叶兆辉表示,过去7天每日4人轻生的情况如持续,即一年会高达1300至1400人轻生,而近两日数字已稍回落,期望可持续下降。

叶兆辉分析,3月22至28日共有21例轻生新闻,8人为65岁或以上,是各年龄层之最,比去年同期升一倍。他称长者属高危自杀群,主因是经济或身体疾病,当中或有受长期病困扰。

叶兆辉指出,2月份是第五波疫情高峰期,市民普遍心情焦虑,尤其长者依赖电台、电视和报纸接收资讯,每日得知确诊及死亡数字,死者又集中于长者,令他们不安;而社交距离措施令长者难与他人见面,场所关闭令他们减少休闲活动,都会带来负面情绪。他鼓励市民多主动关心身边人,尤其长者,并提供正确疫情信息。

叶兆辉建议政府尽快重启康文及休闲设施,应在防疫与优质生活之间取平衡,如泳滩可于下午关闭,让长者晨泳,以及准许跨家庭聚会,「订立措施防疫重要,打针亦重要,但对长者关顾都重要,别让老人觉得被遗弃」。

★染疫老妪曾萌死念 求助怕麻烦别人

报导称,年逾七旬的黄伯夫妇近日确诊新冠,黄伯患脑退化,需老妻照顾,染疫使他们感到无助。黄太不懂上网,每当卫生署致电提醒她申报都感到焦虑。她说疫症后既不能出门,求人协助买饭又怕麻烦别人,「开门付钱不知会否传染给人」,称向人求助令她自觉很无用,与世隔绝下曾有轻生念头,幸有义工致电慰问并提供协助,让她得到安全感。

★长者用热线比例低 组织靠外展找个案

香港辅导服务生命热线统计,2021至22年度处理来电数目按年上升五成,今年首两个月共处理2.2万通来电,日均逾380通,当中长者来电只占2.4%。执行总监吴志昆称,长者使用热线比例低,故须靠外展服务找个案,过去一年共处理400例长者个案。

吴志昆指出,疫下难有家庭聚会,长者易感孤单和产生被遗弃感而不得宣泄,故家人关怀十分重要。他建议开放社交康乐设施和日间照顾中心,让长者增加社交机会,长者亦可寻新兴趣,例如种花养鱼,令自己更有精神。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自杀防治专线:1925(依旧爱我)24小时服务

生命线:1995

张老师专线: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