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算法善治推动算法向善

□ 胡立彪

11月24日,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4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自即日起部署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作干预榜单炒作热点、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等问题,督促企业深入对照自查整改,进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所谓算法,是指一组用来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的明确规则或者步骤。随着互联网不断拓展,算法应用日益广泛。互联网企业运用算法可以对已掌握的消费者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发掘用户偏好,并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需求不同,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商品和服务。互联网企业还可以利用算法进行广告精准投放,实现流量收益最大化。由于算法能够大幅降低企业的成本并提高效率,因此也成了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优质的算法对消费者也有好处,它能够帮助用户更精准、更便利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由于算法关乎流量,而流量直接与利益挂钩,为了利益而过度利用算法的问题就出现了。现实中,利用算法进行“算计”的事情时有发生。近些年备受诟病的大数据“杀熟”即恶意利用算法的典例。杀熟的“熟”,其实就是互联网企业运用算法“算”出来的——它们掌握了许多用户的信息,并时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形成包含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消费及行为习惯等多个标签的用户“画像”,然后据此将其分流到不同的用户池,算法模型对不同的用户池设置不同的参数,从而实现差异化定价。比如,对于作为老用户的熟客,就不再需要低价吸引;对于消费能力高的用户,甚至“定向”抬高价格。这种算法歧视一度甚嚣尘上,买机票、网约车、网购等,都可能被大数据“杀熟”。

一些互联网企业不仅会用算法“算计”消费者,还会以算法压榨员工。比如,有的外卖平台为了降本增效,会通过算法极尽可能地缩短货品配送时间。这样做会产生很多负面效果。一些外卖员不惜以超速行驶、闯红灯、逆行等规避超时带来的惩罚,这不仅将他们自身置于危险之中,也给其他人制造安全风险。

随着与算法相关的负面事件不断增多,社会上加强对算法监管规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曾被算法推荐服务困扰,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生活中普遍存在大数据“杀熟”。滥用算法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信息权益,也给网络空间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别让‘算法’成为‘算计’”成为网民共同心声。

算法本身无所谓善恶,关键在管好算法的使用者。有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与算法相关乱象治理力度,实践表明,以算法善治推动算法向善,是正确方向,这需要管理部门、互联网企业、行业组织以及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努力。善治之“善”,最根本的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中均有关于算法的规制条款,《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法规专门就算法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目前已经形成算法治理的基本法律框架。接下来,还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出台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法规标准。

本次专项行动提出了五大目标,即通过治理实现算法导向正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自主可控、责任落实。这些目标可视为算法向善之“善”。相信这些监管举措能够对平台算法的价值观进行纠偏,让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加强监管之外,企业在算法设计上也要更多考虑长远利益,除了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护、对算法的管控,也应当尽力提高算法透明度。消费者也需要增强算法意识,平衡使用算法的便利和风险,并懂得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算法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汇集各界力量,以共治实现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