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界惋惜…文大55年文藝組恐消失 開現代文學創作研究先河
文化大学。记者苏健忠/摄影
拥有55年历史的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创作组(简称文艺组)恐将消失,学者认为文艺组开现代文学创作与研究进入中文系体制的先河,更曾被誉为作家摇篮,废组消息传出,不少艺文界人士感到惋惜。
诗人、北教大语创系副教授杨宗翰接受访问表示,文艺组1969年首开「现代文学创作与研究」进入中文系体制的先例,平地一声雷,许多人才发现原来现代文学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这是文艺组的历史地位。
杨宗翰表示,当年曾经任教过文艺组的师资包括张大春、李昂、司徒卫、向明、梅新、罗智成、翁文娴等人,许多学生慕名而来,非文艺组不读。此外文艺组的课程活泼多元,包括法国文学、戏剧、美学,后来还包括骆以军、师琼瑜开的「创作实务课」,都吸引许多热爱创作的学生参与。
作家、联合文学出版总编辑周昭翡1988从文艺组毕业,她至今难忘作家李昂上课时的风采,讲沈从文「边城」的唱作俱佳,为此她还特别去台北公馆买30年代禁书;此外张大春、胡品清的课,都带给她极大启发。
周昭翡表示,文艺创作组给学生很高的自由度,启发学生不拘一格的想法,确实影响她后来的生活跟工作。出版同业目前也有不少人毕业于文艺创作组,如前卫出版社长林文钦等。
可惜因为少子化等因素,不只文大中文系文艺组招生不易,许多大学社会人文学科都面临存废窘境,但校方决策仍令关心此事的文大校友错愕。
诗人、目前担任文大文艺组「现代诗创作」教师的黄同弘表示,他在今年5月才得知此事,之后试着了解各方意见,发现校方于废组过程中并未聆听、尊重学生意见,甚至以班会签到表作为知会具结文件,证明学生支持废组,令学生感到不受尊重。
黄同弘在网路上发动连署,很快获得回响,黄同弘呼吁系友及文艺创作组的学生「怀抱想像,勇敢抵御」,让校方听到反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