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具有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功能。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和艺术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学校美育的改革与发展。

近日,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组织召开“建设强国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艺术教育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建设高质量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

关注艺术教育的育人导向

近年来,艺术教育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政策体系更健全。在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配备、明确条件保障、弘扬传统文化、搭建实践平台、改进评价机制等方面,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教育教学有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高中落实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要求,中职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2个学分的公共艺术课程。

——艺术实践活动更丰富。举办全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持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传承基地;各地各校形成了艺术教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蓬勃发展新局面……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仍然存在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育人功能发挥不够充分、重“技”轻“育”、艺术教育教师配置不足等问题。建设教育强国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艺术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认为,应以造就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统领,把艺术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作为落实“五育”并举协调发展的全局性工程,把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与立德树人有机统一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新创造,让学生身心都健康成长。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李勇则重点关注美术教育中“面向人人”的育人导向。“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主要问题就是面向人人的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当前美术教育的艺术表现是达到育人目的的方法、手段,美术教育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艺术理想,从实求知,以社会课堂磨砺艺术感受,培养充分融入日常生活的美育思想,从而实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人格教育。”李勇说。

探索构建新时代艺术教育育人体系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要素,强国先强师。针对目前基础教育美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师范院校应该改进师范生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提升师范生全面素养为宗旨,以培养未来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为目标,根植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与美育精神,结合美育时代流变,在“大美育”中培育“大先生”,整体扩充美育教师的数量,全面提升专业美育教师的质量。

如何构建师范生美育素养培养体系?在西南大学美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事何茜看来,凸显以美育人价值是必由之路。“艺术是与美育相连的,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艺术教育的价值指向。公共艺术课程要强化审美教育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中华文化艺术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何茜说。

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中,综合性的育人体系亟待完善。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要彬认为,高校应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整合盘活校内资源,发挥能动性与想象力,开发多元化的美育课程,真正让美育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浸润教育之花,最终形成“一校一策、一校一品”的格局。同时,发挥地域优势,积极与当地博物馆、美术馆、文化机构等校外美育场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展览、文化体验和实践工作坊等活动,丰富美育实践内容。

除了专业艺术教育院校,高职院校如何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双区协同、三全育人”模式,构建以美育人学区舍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事张瑜介绍:“在学区,我们将非遗技艺与专业课教学相融合,如将‘蛋雕’技艺融入‘数控加工’‘专业综合实训’等课程教学项目,用数控精雕加工技术实现非遗技艺的精度;在舍区打造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站——修养轩,包含布艺、刺绣、书墨、手工艺术等多个类别,同时组建艺术工坊、惠山泥人创客工坊、锡绣工坊等学生社团。”

迈向以美育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新时代

近年来,随着美育理念在社会各界的深入普及,艺术教育开始逐步摆脱传统的技术优先的“艺术+教育”模式,迈入以美育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新时代。

“高校艺术教育要更加关注艺术教育与社会的融合,更加关注艺术教育与科技的融合,更加关注艺术教育与世界的交流,通过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教育,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会长姜沛民说。

从美术教育到社会美育,艺术教育院校的专业改革与实践如何?应当培养什么样的艺术教育人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院长、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事吴慧平介绍,新办的美术教育专业定位从办学积累和美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兼顾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三个领域。

“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强、职业认同意识高、教学能力强,具备丰富的人文和艺术素养,掌握较全面的美术与设计学科技能、教育转化与教学实践技能,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在学校、社会文化机构、社区与乡村以及家庭等不同领域从事创作、研究、美育策划与传播及教学实践的复合应用型美育工作专门人才。”吴慧平说。

美育是传承文明的重要方式,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艺术教育如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作贡献?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徐永胜表示,大美的艺术教育要以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为抓手,深入探讨研究“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塑造的基本策略、实现路径和实践方法,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对世界先进文艺和现代数字技术兼容并蓄中,弘扬民族和时代的大美。

面向积极重塑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时代需要,艺术教育何为?“中国高等艺术人才的培养在高度重视艺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开发的同时,应当注重培养高等艺术人才的中华艺术国际传播意识。”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事王德胜认为,这对艺术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的改革中,在突出艺术创造与发展的文化立场、强调艺术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创新的统一性的同时,应更加突出艺术人才培养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之间的实践关系,以艺术的力量彰显中华文化的文明建构价值。

《中国教育报》2024年07月10日第7版

作者:本报记者 郑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