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特约评论员 刘波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状况,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关键指标,一个现代化强国必须拥有发达的教育、领先的科技和高素质的人才。近年来,由于西方保护主义的兴起,一些中国高科技企业对外出口、投资受到一定限制,这更加突显了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教育、科技、人才构成三位一体的统一体。振兴教育、发展科技、实现经济增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基础在于高质量的教育发展,在于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

在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活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并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同时应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

为了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应当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科技的研究。同时应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并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同时在社会文化风气方面,应在全社会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求真好学、精诚创新的普遍社会氛围。

为了全方位地培养和用好人才,应当加大对青少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高地,吸引和集聚高质量人才,并促进人才分布区域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同时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工作生活保障和表彰奖励制度,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局面。

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攻关制度,这对于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摆脱“卡脖子”困境、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举国体制的诞生是对传统举国体制的创新性发展,是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之上,注入政府主导的科技攻关力量,组织、凝聚起全国上下的科技力量、科技资源,协同攻克关系国家战略性发展的科技难题。这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协同发力,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形成有机统一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决定》对于科技、教育、人才关系的论述,是对新形势下处理好各种战略关系的指导,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指南。在各个方向上,都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在发挥市场高效率优势的同时,以政府力量去弥补市场不足,发力解决重大战略性问题。同时要处理好人与资源的战略关系,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基础之上,发挥人力资源潜力,更好地利用国家资源,在新时代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绝不是闭关自守,而是要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双重目标。在对各种战略关系的辩证理解、综合思考的基础上,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和人才队伍建设必将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