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直不平息 上海热线被打爆

3月5日,苏州市心理卫生中心热线办公室,心理咨询师展示手机端的心理咨询平台。(新华社)

2月8日,海口抗疫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队员透过电话解答市民的问题。(新华社)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人心浮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援助热线、上海各区心理援助热线,2月1日至3月13日,已累计接听来电3100通,据该中心统计,人们来电求助,4成以上集中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上,2到3成是睡眠问题,还有1至2成是心理问题所导致的身体不适,如心慌、胸闷、头晕等。大陆专家称,许多过度担心引起的焦虑,并不是疫情时期特有,平时也存在,但特殊时期则会集中表现,近期许多是因为担心「失业」而引起的。

大陆复工后,一名来自上海的王先生已回到工作岗位,内心却受疫情影响,近期公司营运受到冲击,变得很不安,总怕公司裁员,夜里辗转难眠,大陆疫情已经熬过「最黑暗」的时期,但疫情带给整个社会的影响尚未完全消解,不少人像王先生一样心存忧虑,在上海,与此相关的心理疏导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帮助人们尽快调试心态,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轨道。

离开舒适区 激发潜能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乔颖告诉王先生,提前考虑失业风险是一种危机意识,但不宜过度焦虑,失业是一种危机,这种担心让你离开了舒适区,同样也在激发进取心和潜能,应当想办法把握危机后面的机会,王先生听完之后,情绪也稳定许多。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一名志工分享,有一天晚上9点多,接到一位女士来电,电话里她的语气非常紧张,她表示,刚把家里的房间用酒精消毒一遍,头很晕,觉得反胃,马上就要晕倒了,接着又说,担心酒精会不会着火,说到这里,女士在电话里突然哭起来,志工告诉她:「先别怕,请按我要求的做,别点火,开窗通风,然后喝杯热水。」电话里能听到女士打开窗,能听到风的声音,那名女士也渐渐平静下来。

咨询量回落 整体向好

此外,据上海市教委统计,2月1日至3月12日24时,上海各区和大学的服务平台共接听2666通电话,微信、QQ等平台也累计服务逾6900人次,学生、家长的心理需求自有特点,大学生咨询主要涉及线上学习不适、毕业就业压力、长期居家焦躁烦闷等问题;中小学生的家长咨询频率也很频繁,涉及到线上学习自律不够、学业发展、手机等电子产品依赖等。

根据统计,经过一段时间积极答疑疏导,上海学生和家长的咨询量正在回落,心态整体呈现向好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