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股后发威 抢攻Nike错过的商机

隐形眼镜专业代工厂望隼,采取中国自建厂房、运动眼镜带路美国的差异化策略,以超过52%的营收年复合成长率之姿,一上市就登上隐形眼镜股后。(图/财讯提供)

根据《财讯》双周刊报导,望隼科技专攻软性隐形眼镜代工,在国际4大品牌把持全球九成的市场下,隐形眼镜小厂竞争本就激烈;望隼董事长黄修权的突围策略是:「没人要去中国设厂,我敢去;全世界几乎都无法进入的美国,是我们的新大陆。」

闯美国 瞄准运动日抛市场

黄修权与望隼总经理石安曾是群创的同事;黄修权担任过鸿海副总经理以及群创副董事长,石安则曾是群创研发总处处长。2011年,眼见台湾面板业陷入中国的红海竞争,石安兴起创业的念头,他选择光电与生医交集的隐形眼镜,获得黄修权的支持。

「我问石安凭什么?他说,隐形眼镜的光、机、电、材料、模具、表面处理、自动化,除了材料我们不懂,其他都懂。我听了有道理,就支持他。」黄修权笑说,那个时候精华EPS(每股税后纯益)动辄30元,也给了他们动力。「没想到辛苦6年,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2012年望隼成立,但是直到2018年才开始获利。

石安也笑道,「我选择隐形眼镜创业,第一是觉得门槛比较高,后来发现真的很高;第二是资金不用很多,后来发现其实需要很多钱。」当初第一笔1.8亿元的资金,长华电材出资48%支持,目前持股虽降至14.09%,依然是第一大股东。

根据《财讯》双周刊报导,这十年来,举凡现在市场流行的滤蓝光镜片、美瞳片、矽水胶镜片等,望隼都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与制造能力,现阶段也如多数同业,以中国及日本市场外销比重较高。EPS在2018年转正之后,伴随营收年复合成长率52%的速度,一路增至2023年的10.77元;今年3月上市挂牌就直冲隐形眼镜股后,甫公布的今年前四月营收,也继续以52.79%高速成长。

但未来如何差异化竞争才是重点。「我跟郭董做了19年,看到鸿海从16亿元做到几兆元营收,为何成功?结论就是:看到机会,然后把拿到机会的条件建立起来。」

第一个要建立条件的是美国市场;美国是国际四大品牌的地盘,但是黄修权发现看不到大厂的新产品,认为机会来了。「隐形眼镜现在有两大类,一个是矫正,一个是美瞳;但中间还有一个类别,叫做波长管理。」例如滤蓝光、运动型镜片;「高尔夫球往远方移动,棒球是朝你靠近,滤波的管理是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