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去野外找未來!氣候變遷加劇 從採集文化找尋抗旱耐淹的植物基因
三芝路旁随处可见月桃、姑婆芋、观音座莲等可食与不可食的植物错落其中,三玉号野草茶煮茶人苏立中辨识各种植物,准备采集。 记者游昌桦/摄影
台东县部落疑似集体食物中毒案件,已造成12人送医,3人死亡,卫福部紧急检验小米粽的五种食材,材料包括血桐叶、蜗牛、竹笋、猪肉和小米粉,其中,小米的有机磷农药托福松浓度最高,案件进度陷入胶着,外界也好奇,这些采集而来的食材,是处于农药喷洒过多的环境导致?还是人为加工?原因尚待追查。
但其实,采集本来就是人类重要的食物取得方式之一,回推过往,各民族都有采集的历史,只是在高度都市化的现在,人类往往忘记该怎么与环境、植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去野外找未来」影音专题描述三玉号野草茶煮茶人苏立中跟EMBERS主厨郭庭玮两人,如何透过采集,认识、熟悉环境生态,然后把草吃下去,体会风味的过程,去认识台湾常民植物的文化之外,更能在气候变迁加剧的现在,去野外找出抗旱、抗病、抗淹水的植物基因,也可能进而育种,培育下一代的未来植物。
先不谈吃,光是怎么取得材料,辨识过程对于许多城市植物盲来说,往往是个难解的习题,甚至习惯食物只在超市跟超商里面,但其实像是月桃、构树、茄苳等植物,都常出现在街道一角,或是郊山边坡。苏立中带着记者走入一条新北市三芝区的小型产业道路,路旁随处可见月桃、姑婆芋、观音座莲等可食与不可食的植物错落其中,苏立中表示,月桃常作为粽叶包覆食物,全株富含香气,可增香、提鲜、去腥,甚至可做为创意茶饮,例如月桃香料奶茶。但苏立中也说,台湾一共有18种月桃种类,各民族使用月桃的方式也略有出入,兰屿达悟族使用月桃包裹食物,用来祭祀祖先与亡灵,若是擅自呈现到族人餐桌,等于触犯禁忌。
郭庭玮也提到,俗称「鹿仔树」的构树,路旁水泥地缝隙、乡间荒野都经常可见,叶子富含蛋白质,经过萎凋与烘制,可以搭配谷物冲泡成茶。郭庭玮说,他喜欢构树温厚、天然的香气基底,但除此之外,他解释,台湾有一个学说叫「出台湾说」,南岛语族不断迁徙,一路上带着维生所需生物,其中构树就是主要的制作树皮布原料,郭庭玮表示,他更在意的是,透过辨识、嗅闻与吃下肚,终于从食物找到身分认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