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日对台湾的帝国幻想
(图/本报系资料照)
随着《日本经济新闻》和《经济学人》刊文质疑台湾「抗中」意愿,一些欧日媒体表现出把台湾当成他们附庸的想当然耳的心态,穷极无聊,因此有必要再讲他们几句。
首先提到一个情况,30年多前我还在新闻线上时,巡回国际采访,接触不少英国和日本的英文同行,他们都是本国的知识菁英,有着深厚的知识学养,然而这些年来,预算削减,薪水缩水,结果就是新闻人员素质大幅降低。以《日经》的文章来说,什么时候国军要「抗中」?「抗日」还差不多吧!
《日经》应该补充一点基本历史常识。国军的全名是「国民革命军」,在黄埔军校时期建立的,历史任务一直是完成统一,驱除帝国主义。尽管国民革命军在壮大的过程中打过国共内战,但民族团结永远是最高原则。国共不仅合作抗日,其实在中华民国政府以后,国共在金门炮战中仍保持某种默契,抗拒美国分裂中国的野心。在西沙岛屿的海战也曾提供共军方便,以维护中国主权为最高原则。所以《日经》最好弄清楚,如果有一天国军和解放军共同维护台海安全,捍卫中国人的主权,也不用大惊小怪。
如果《日经》希望在台湾有一批支持日本的伪军,可以找「台湾民政府」的「黑熊部队」,或是曹兴诚训练的「神枪手」。问题是,没人知道他们现在哪里?或许没领到工资,立刻鸟兽散。这些「台军」应该很符合《日经》的口味。
前阵子日本驻台代表举行天皇诞辰纪念活动,郑文灿跑去了。日本代表说当年裕仁皇太子访问台湾快一百周年。战后日本实行和平宪法,实施民主与经济建设,受到世人尊敬,重点就在于清楚切断与战前大日本帝国的关系。现在日本代表又要把昭和天皇擡出来,是要恢复大日本帝国的光荣吗?真的把台湾人当成日本帝国的哈巴狗?日本代表怎会笨到去勾起中国人的国仇家恨呢?二战末期日本沦为废墟的教训难道已经忘记了?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是如此,那几篇专题乱写一通,连基本的历史认识都没有,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英帝国的衰弱,媒体和记者的素质也跟着大幅下降。1997年我在香港交接现场,看着英国领导人象征性地离开香港,气氛哀凄。事实上,二战结束10年内,英国被从亚洲殖民地逐一赶走,香港只是最后补上而已。然而,英国并不甘心,前几年在「反送中」活动中又企图卷土重来,结果输得一塌糊涂,这一下真的被彻底赶走了。尽管英国衰弱了,但过去大英帝国的迷梦和身段一时还放不下来,《经济学人》的文章反映的就是低素质的新闻加上不甘心的心态。
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不在乎欧日媒体怎么说,中国人有本身的发展议程,坚定执行维持世界和平的任务。那些国家解决本身堆积如山的问题都来不及了,浪费时间管别人的事,只会让自己衰弱得更快了。至于想要利用一些没骨气的台湾人当他们的跑腿,重温一点帝国幻想,恐怕也没什么指望,因为这些人到了最后,证明不过是胆小如鼠的机会主义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