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物】讓美術館成為城市的幸福 李玉玲 推動高美館的蛻變新生
被豪宅围绕着的高雄市立美术馆仿佛是一方人文绿洲,建筑背靠蓊郁的绿林,映照着南国的阳光,没有27年历史积累出的沈重「殿堂」感,更像是邀请访客进入的客厅。
一进入,美国录像艺术先锋Tony Oursler的作品立刻震憾着访客,在南台湾,看到国际级的展览。
访客如此的体验,正是馆长李玉玲的期望。到任后从定位到软硬体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她说:「我最期待的就是市民能够说,这个城市有一座美术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李玉玲将高美馆变身为具当代性的美术馆。记者沈昱嘉/摄影
高美馆举行Tony Oursler黑盒特展。图/高美馆提供
高美馆举行Tony Oursler黑盒特展。图/高美馆提供
艺术的启蒙
「常有人问我,怎么样的养成背景才能够成为一个美术馆馆长?」李玉玲回想自己的历程:「我从小就喜欢阅读,使得我有机会去想像不同的世界。」
李玉玲很早就被艺术吸引,初中时因一部法国电影「男与女」深受触动;高中常跑真善美电影院看艺术电影,「我迫不及待地想进大学,可以去追求理想。那时候我是想当电影导演。」
李玉玲进了台大外文系,参加了摄影社。后来她到日本上智大学攻读比较文化的硕士,自我介绍时发下豪语:「我想在台湾成立一个摄影博物馆。」不是当馆长,是自己要开美术馆、博物馆。
学成回台后,李玉玲在民间企业的艺术部门工作,参与执行当时国内首见的莫内及印象画作展,后来进入北美馆。彼时,正逢台湾的当代艺术渐渐在全球产生能见度,艺术家进入威尼斯双年展,台湾也有了台北双年展,但她发现,台湾的美术馆与美国的艺术机构一直缺乏密切的连结。
当时许多涉及国际的艺术活动,都必须有文化部等国家力量在后面,但美国的美术馆很多都属于比较个人的、家族的、或是几个企业共同赞助的。所以李玉玲想,可能还是要靠个人去连结人脉。
李玉玲为高美馆找到「大南方」的新定位。记者沈昱嘉/摄影
李玉玲率领高美馆蜕变新生。图/高美馆提供
李玉玲将高美馆变身为具当代性的美术馆。记者沈昱嘉/摄影
在纽约获得的养分
李玉玲当时已是北美馆展览组组长,到了纽约,先到惠特尼美术馆实习,因缘际会,在纽约待了12年,「对我来讲,那是人生中很幸福的12年。」
李玉玲在纽约大学 downtown 总图前。图/李玉玲 提供
李玉玲进了纽约大学的「Institute of Fine Arts」,攻读美术史及建筑史学系硕士与博士,学院在上东城区,正对面就是中央公园,周边有大都会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MoMA、古根汉美术馆,还有很多企业家捐赠私宅改为美术馆,如Cooper-Hewitt、Neue Galerie、Frick Museum。
学院本身原是富豪杜克家族Doris Duke的避暑别墅,19世纪的建筑,电话和电梯都还以木雕镶框住,充满复古气息,一间间研究室原是杜克女士的房间,李玉玲在最艺术的学院读书,下课就走着漂亮的博物馆大道回家。
那段时间里,李玉玲说:「讲学习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那表示你没有真正学习到新东西。」尤其她是在日本拿了硕士又工作后,到美国又从硕士念到博士,同学又都很优秀,所以她每天都充满新的刺激、充满学习的动能。
也是在纽约期间,李玉玲思考到美术馆应该有的特质:「是进去之后,就可以把日常繁琐暂抛脑后的环境」。例如,进到Cooper-Hewitt美术馆,像进到另一个时代;到大都会,走进每一展间,就像进到另一个时空;MoMA又是不同的体验。
这些,成为李玉玲日后打造高美馆的哲学。
李玉玲在IFA通过博士口考后的庆祝照。图/李玉玲 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驾 饮酒过量有碍健康
日本上智毕业时,茶道老师前来祝贺。图/李玉玲 提供
高美馆软硬体启动
2006年,李玉玲回台,一边写论文,同时在台新艺术基金会担任艺术总监;2016年,接到高雄市政府的邀请,原本考虑休息一阵子的她,几经思考,南下接任高美馆馆长一职。
打动她的是,当时与北美馆、台中国立美术馆并列全台三大美术馆的高美馆,将成为市立美术馆改制为行政法人的首例。李玉玲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大挑战。
除了制度上有变革的空间,高美馆园区广阔,当时横贯其中的台铁即将地下化,园区空间也将获得解放。李玉玲说:「不只是美术馆的制度面要有大变革,周边的样子、跟城市的关系也在翻转当中,我想,既然我还不能休息,不如做大的事。」
高美馆改造前。图/高美馆提供
高美馆改造后的全园区鸟瞰图。图/高美馆提供
李玉玲率领高美馆蜕变新生。图/高美馆提供
李玉玲率领高美馆蜕变新生。记者沈昱嘉/摄影
高美馆内部空间改造,四楼明敞透亮。图/高美馆提供
李玉玲希望高美馆是市民大家的美术馆。记者沈昱嘉/摄影
重新定位高美馆
李玉玲的第一件事,rebranding,重新定位高美馆。
「谈到美术馆品牌,在国内,我们的做法应该是比较特殊一点。」李玉玲说:「目的当然是new brand;第二个是美术馆跟城市的关系。」
李玉玲到任时,高美馆已有22年历史。80年代末开馆时,正逢台湾掀起第一波的美术馆风潮,当时出现全台三大美术馆,所以高美馆在城市中的角色很崇高,建筑也比较符合当年「艺术殿堂」的形象;改制时机,则衔接了美术馆第二波风潮,当时已预知未来十年内,台湾将成立超过十所美术馆,高美馆必须找到新定位。
李玉玲决定成立一个「具有当代性的美术馆」,于是从软、硬体改造高美馆。2018年,高美馆获前瞻计划支持,经三阶段,从馆内到馆外、再从馆外翻转进馆内,完美变身。
期间,李玉玲做了三个很重要的co-branding展览,即以「品牌联名」的概念,分别与伦敦泰德现代美术馆、日本森美术馆、法国最新的国家级博物馆Musee du quai Branly凯布朗利博物馆联名,分别办了「裸」、「太阳雨」和「刺青」特展。
李玉玲分析,泰德美术馆和高美馆一样,都有悠久历史,但人们去伦敦,会先去大英博物馆、V&A,不会优先想到泰德,可是泰德美术馆靠着Tate Modern(泰德现代艺术馆)全新翻转,如今这里已成很多人到伦敦的指定游览。
森美术馆也翻转了整个东京的文化轴线,过去人们会到上野公园的美术馆,但是有了森美术馆,连结六本木之丘、国立美术馆、安藤忠雄设计的2121美术馆、隈研吾设计的三得利美术馆,城市文化双轴心形成。
凯布朗利博物馆原本收藏法国殖民时期搜罗来的非洲、亚洲、大洋洲展品,曾启发毕卡索、莫迪利亚尼等首批现代艺术的艺术家,可是巴黎是博物馆、美术馆的一级战区,人们想看的还是印象派,这里相对比较冷门。但在前总统席哈克指示改造下,凯布朗利博物馆的重点转为「多元文化、相互尊重、平行对话」,打开了自己的全新定位。
李玉玲透过自己的人脉,与泰德现代美术馆、森美术馆合作,「希望高美馆像森美术馆一样,翻转城市的文化想像;跟泰德一样,透过不同的理念、导入不同program,有全新的翻新,在城市、甚至在全球,有更新的能见度。」
至于凯布朗利博物馆,正是看中其「多元文化、互相尊重、平行对话」的理念,李玉玲说:「这是我在为高美馆寻找的新定位。」
这就带出大南方(South Plus)的主题。李玉玲指出,高美馆最初是南部第一大馆,也是以南部的艺术家为收藏核心,「在建立多元、丰富文化的价值下,这些作品才会有新的样貌、才会有被看见的机会。」
高美馆以「大南方」延续南部地域型美术馆的背景,去连结近20年来全球对于南方的论述,不只是地理南方,而是文化、政治、经济的南方,从而开启新的对话。
李玉玲甚至将典藏特展室定名为「多元史观典藏特展室」,也是一项创举。因为绝大多数的博物馆典藏时,都会顺应着人类的发展轨迹进行,是所谓的「进步的史观」,但高美馆打破这项惯例。「既有地理、又有文化的多元性,而不是用时代的房间去铺陈。」李玉玲说:「我期待这个空间是市民的艺术客厅。」
在与凯布朗利博物馆合作「刺青」特展时,李玉玲的考量是,第一,跟高美馆要推动的大南方多元史观有关,因为刺青也存在于原住民文化中,而原住民文化跟南岛语系扣合在一起;第二,台湾的当代刺青很流行,有多位刺青师扬名全球。
于是高美馆不仅展出台湾当代刺青设计师的作品,作品还有可能成为凯布朗利的收藏,还请了摄影名家拍摄鲁凯族纹面妇人,完成了是项展览。
李玉玲说:「与泰德合作、与森美术馆合作,再到凯布朗利博物馆的刺青,都一直在导向我们在推动的大南方全新定位。」
高美馆与日本森美馆合作「太阳雨」特展。图/高美馆提供
高美馆与伦敦泰德现代合作「裸」特展。图/高美馆提供
高美馆与日本森美馆合作「太阳雨」特展。图/高美馆提供
高美馆与伦敦泰德现代合作「裸」特展。图/高美馆提供
高美馆与伦敦泰德现代合作「裸」特展。图/高美馆提供
李玉玲为高美馆找到「大南方」的新定位。记者沈昱嘉/摄影
变身生态园区
过去,一条台铁轨道横贯逾40公顷的高美馆园区,使得西边一直未被开发,形成自然野放的生态区,曾有凤头苍鹰、毒蛇出没,当台铁地下化,整个城市开始进行缝合,对于李玉玲来说,也是整合高美馆空间与周边关系的契机。
首先,西侧将有一栋新馆,担负的就是「城市缝合」与「翻转旧社区」,因为高美馆位于内惟埤文化园区,李玉玲到任后就一直在松动僵固思考:「我们不是文化园区里面的一个美术馆,而是要连动整个园区。」
美术馆将与原本被分隔一方的内惟埤部落缝合关系,未来新建美术馆是带状的、轻量结构的建筑设计,一方面是增加内惟社区跟美术馆的接触,新馆也将作为城市的联合典藏记忆库。
西边原有全台第一座独立的儿童美术馆,园区内还有逾40件公共艺术,所以李玉玲到任第一年、即高美馆法人元年,喊出的口号就是「打造一日游的艺术生态园区」,美术馆、园区跟儿美馆「三位一体」,成为一个舒适的市民空间,「一个当代的美术馆,其当代性就是跟整个市民的关系。它必须成为市民文化与生活的场域。」
之后,她再提出第二个愿景,「美术馆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存在」。李玉玲说:「那就是生活美学的一个经营。」所以高美馆创国内美术馆先河,成立自有生活美学副品牌,以MoMA design store的概念去成立「高美书屋」。
李玉玲指出,书屋除了出版品、选物外,还有复合的烘焙坊、咖啡店与餐厅,「现在来到美术馆,终于是可以实践城市美好生活的存在。」
馆内也进行馆舍翻修,对空间也很有想法的李玉玲以光线定义空间,摒弃旧有的展间思维,去掉局限的门框、拆除低矮的天花板、更换地坪、换上新照明,改造成果还获得包括TID(Taiwan Interior Design Good Design)等奖项。
从市民崇仰的「殿堂」变成市民生活美学的文化广场,李玉玲希望是一进大厅就有全新的氛围,从服务台就开始改头换面。「进到高美馆,不仅是看不一样的、多元的展览,更重要是整个空间的体验都很不一样。」她说:「这也是我当初来接高美馆时的理念。」
李玉玲希望美术馆园区是市民愿意亲近的所在。图/高美馆提供
李玉玲率领高美馆重生为具当代性的美术馆。图/高美馆提供
李玉玲率领高美馆蜕变新生。图/高美馆提供
企业支持艺术
高美馆内外与软硬体的大蜕变,光靠政府预算不够,还必须有民间挹注。
李玉玲举例,当初光是与泰德办展,经费就超过5千万,是高美馆年预算的3倍有余,之后每个展览平均都要找近千万的赞助,但她自认幸运,之前累积的人脉、还有在北美馆期间参与成立的「美术之友」,都成为助力。
其中不少台湾重要企业家夫人,一通电话就赞助展览一百万元,甚至大方说:「需要钱就跟我讲。」而台新金控董事长吴东亮更是李玉玲口中的「背后大支柱」,她至今四个重要的国际特展,吴东亮都是主力赞助。
李玉玲希望高美馆是市民大家的美术馆。记者沈昱嘉/摄影
大家的美术馆
李玉玲在就任馆长时有一个宣示:「打造高美馆成为一个新型态的美术馆。」这几年,她一直在实践理想。
除了空间改造、重新定位,李玉玲一直带领高美馆接受挑战,「Tony Oursler黑盒─幻魅于形」是第四个国际特展,她一样是想尽办法筹措财源,就为了把国际级展览带到市民面前。是项展览在展出一周后,获全球重要的现当代艺术杂志之一「Art Forum」选为全球必看之首。
李玉玲指出,如今的高美馆站在与之前不同的高度,接下来有更多的在地脉络主题策展、也有国际特展,并延续「大南方」主题,举办「泛南岛」展览;同时,高美馆也将与国际间的同侪美术馆继续建立伙伴关系,但不再只是去借别人的品牌,而是打造自己的品牌。
同时,园区将进行更大的扩延,美术馆的活动进入到园区、从园区进入社区、从社区进入整个城市,再将市民引导进来美术馆,而人们进来看艺术的氛围又非常愉悦,美术馆真的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一环。
当初在留日的课堂上宣言想开博物馆的李玉玲,如今回头看,那个愿望算是成功了一半,「因为高美馆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属于大家的美术馆。」
高美馆举行Tony Oursler黑盒特展。图/高美馆提供
李玉玲希望美术馆园区是市民愿意亲近的所在。图/高美馆提供
李玉玲希望高美馆是市民大家的美术馆。记者沈昱嘉/摄影
进入「优人物脸书」,观赏更多影音报导。
➤深度图文专题-优人物/李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