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5亿补助 竹市六燃拚2025完工
新竹市「六燃」是全台少数二战工业遗迹,市府推动「再造历史现场计划」,副市长沈慧虹(左)26日前往了解修复情形。(陈育贤摄)
有79年历史的新竹市「日本海军第六燃料厂新竹支厂」,是全台少数二战工业遗迹,厂区的60公尺高大烟囱早已是新竹市东区地标,市府特别为六燃推动「再造历史现场计划」,第1期厂房结构补强工程已完成,2期修复工程再获中央补助1亿5282万元,预计2025年底完工。
市府文化局表示,1943年兴建的六燃大烟囱厂房,是二战时期军事工业遗迹,战后则见证了眷村克难生活变迁的集体记忆。
大烟囱厂区在战后眷村时期,住户将原厂房空间以简陋废建材自行搭建建筑、夹层来扩增使用空间,以供各家各户分居,形成「屋中有屋,房中有楼」的特殊居住形式。
大烟囱周边在眷户迁移后,几近成废墟,空间阴暗且垃圾满地,市府特别推动「再造历史现场计划」,希望恢复并保存这难得的二战工业历史遗迹,而2期修复工程的1.5亿余元近期已到位。
副市长沈慧虹昨天特别至六燃厂房基地,了解大漏斗、屋中屋、6支巨型结构柱、蒸气涡轮室以及保温基地等处的修复情形,也到位于阳明交通大学交大校区浩然图书馆的六燃文件展区参观。
沈慧虹指出,海军第六燃料厂的现场已截然不同,如今第2期工程将发包施工,要尽快还原历史,完整文史资料。
文化局表示,在施做厂房结构补强工程时,意外在隐蔽处发现许多遗迹,如6根巨型结构柱、烟道区、集尘室2楼6米高钢板、及多个规模不等的煤斗(给料斗),因此推测厂区内结构于战后大多因为居住需求而被封填,或卸除部分构件,但漏斗形状特殊,仍可被辨识,使得后期叠加的房舍与厂房特征构造,形成厂区独有的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