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脚下的奇迹 首间原民国际中小学诞生

在音乐中传承文化,原声中小学开学啰!今年9月,原声实验中小学在从前废校的南投县光明国小校地成立,已招收到60名学生,创办人马彼得(第2排左7)露出喜悦的微笑。(摄影者.骆裕隆)

15年前,他想成立一所免费的12年原住民学校,旁人笑他痴人说梦。

15年后,承载众多部落的希望,它在玉山脚下诞生。

2008年,商周筹备「百大特色小学」专题,遇见当时担任东埔国小校长的马彼得。

不识五线谱、不会弹琴、师专体育组毕业的他,在海拔1,200公尺的学校里,凭着两架走音钢琴,教出全国冠军合唱团。

他对冠军却看得很淡:「我不是在训练孩子唱歌,而是借由合唱教育他们。」

对他而言,合唱只是过程而非结局,用练唱打造纪律、培养品格跟学业,让贫困的部落孩子,能选择未来,才是真正目的。

2009年见刊的报导,写下马彼得的心愿:「我想成立一所免费的原住民学校,」他已想好校名,就叫原声。

报导也记录孩子心声:「校长,我记得你的话,以后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出国!」

一个没有资源的偏乡国小校长,一群连升学都困难的孩子,竟想创立体制外学校,梦想出国念书?

15年后,今年9月,原声国际学院(简称原声)国中小部创校,结合早先设立的高中部,终于能串接12年国民教育。

马彼得从当年的50岁,拚到现在65岁,早已退休的他,为庞大经费奔波着。

没有财团或宗教团体支持,这所实验学校的办学基金,来自众人点滴捐款。学生遴选以原住民、低收入户优先,学费与食宿费几乎全免。

这些年来,那些视他为第2个爸爸的孩子,有的申请到美国大学奖学金、有的在国内升学、就业,开枝散叶。他们担任合唱团赴美巡演翻译、课辅老师,用各种方式协助学弟妹。

1个梦想,横跨11个部落乡镇,带起超过300个孩子,影响至少七百多个家庭。

这是商周持续追踪15年的故事,还有许多我们的报导主角,都用时间证明,只要相信,就有希望。

梦想本身不会发光,让它发光的,始终是追梦的人。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商业周刊18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