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与归零》:内心的龙卷风——何谓阴阳思维的内在能量?

“也许有一天,后代的人回顾历史,将会说:二十世纪是德勒兹的世纪。”

——米歇尔·福柯

在人类古代的文明里,不论东方或西方,都强调:智慧即生活。哲学,不只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西方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东方的孔子,老子,与佛陀,都既是哲学家,又是人师;他们传授的学问,不是让人大富大贵,进而贡高我慢,而是体会生命的真相,过着智慧的生活。即使有了智慧之后,财富随之而至, 智慧仍是生命的主要意义 。

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的思想 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西方就引起广泛的关注与兴趣。对人与大自然的能量深层联系的探究,让德勒兹的思想 突破了二元直线思维的局限,具有逆向思考的倾向。 由于深受尼采思想的影响,德勒兹的思想一如东西方古圣贤者的智慧宝库,他用现代科学知识的例证,传授“做人”的锦囊,最终回归“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更令人惊讶的是, 德勒兹的思维极为类似中国古代的阴阳思想 ;这种跨越逻辑的思考方式,可以让我们直面真实,并且解决生活里许多难题。

德勒兹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思想又如何散发无限魅力?他超越二元的思考模式,在今时今日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启发?

《欲望与归零》是美国特拉华大学杜锺敏教授最新出版的一本关于后现代思想家德勒兹的新书。 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德勒兹的思想, 通过对欲望和归零的概念进行解析,更加突出了德勒兹哲学在日常中的运用。 她的笔墨不在于重复德勒兹的哲学,而是重在用德勒兹的哲学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答疑,让我们看世界的视角焕然一新。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这个人心的深度;一本书的格局,决定这本书企图开拓的视野。 让我们一同捧起这本书,运用我们与生俱来的“心灵侦测器”,沉下心来,体会生命。

德勒兹:一位“清醒者”的魅力

除了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法国当代思想家,德勒兹还是一位深受大学生喜爱的的大学教授。 他开的课,总是座无虚席,在两旁站着的学生可以一直挤到门口,甚至还有许多趴在窗口聆听他上课的学生。虽然极受欢迎,他依然保有一颗清醒的心灵,洞悉世间的欲望机器。作为老师,他不会责备任何学生,因为他明白,人生之路,路难行。每个人会走到人生的某个境地,必然有迹可寻。然而,他却不忍心看到有些年轻人在承受太多生命的难题之后,遍体鳞伤,一蹶不振。就是这种不忍,让他一直书写下去。 在《欲望与归零》一书中,杜锺敏用德勒兹的“变异“概念讲述了当代年轻人的困扰 :

若说“变异”能量在人心里无时无刻不在制造囚禁自己的框架,你必定不信。可是人心必须用概念思考,因此思考的过程即概念化的过程,我们已经触碰不到事物真相本身,而是被囚禁在概念的框架里,并且用这些理性概念思维的框架来框住我们的世界。

你我都是框架里的风景。

我们从小到大,接收了父母师长所传承给我们的社会关系、文化、人情、道德,价值的框架有大有小,琳琅满目。我们依靠这框架而活,努力完成框架里的要求。那是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地心引力般让我们站直、站稳,让我们的人生有一条前路可行。人生的意义以此建立,目标以此种下,安安稳稳地把日子填满,像画一幅油画,总要有色彩,有线条,有个一眼看上去大家都知道是什么的主题。你我连个抽象画都没有勇气画,更何况交给社会一张没有一点东西的白色帆布。

背着一身的框架行走人生错了吗?没错。谁都没错。

错的是我们常常把自己的框架,架在别人身上。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德勒兹说,它是瞬息万变的海洋。为了不被海洋吞噬,我们才把框架做成了小舟,小心翼翼地渡海,可是,心里不能不清楚,最终的主宰是海,不是各种形状的小舟。

我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是一种“海洋”,大自然是另一种“海洋”,它们同样高深莫测,而我们只能临深履薄。

——《欲望与归零》

关于对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考模式

“对”与“错”作为一组二元反义词 ,一直是我们心中久萦的问号、风暴的中心点,它是我们探究真理与价值的根源,影响着我们日常为人处事的规矩。 有些人对于社会既定的规则习以为常,有些人却想挣扎突破,到底有没有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尺度能够评判日常生活的一切?

其实,对与错只是二元对立思维其中一个面向。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自己的判断力,将会发现:面对出现在眼前的每一幅景象,我们早已习惯用“二元对立”的理性思维去评判它:太阳与月亮对立、白天与黑夜对立、好与坏对立、对与错对立、爱与恨对立、男性与女性对立、“躺平”和“内卷”对立……我们在对立里抉择,拉扯,冲突,受伤,疲累;对立的背后,其实我们已经将产生矛盾的彼此粗略地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存在,并且将之对立。 这是日积月累我们的理性训练的结果,越有知识的社会精英,理性的训练越强,自我压抑能力也越强。 我们引以为傲,觉得可以用它来斩妖除魔,护送我们到人生的巅峰。

但 实际上,产生对立的二元思维也只是一种西方理性的思维模式而已,二元逻辑思维又称作“分类思维”(categorical thinking) ,它是直线的思维方式,相反两个极端不能共存。比如如果你面前有一个汉堡包,你不可能吃了它以后,它还在你手中。 然而,逻辑的二元思维虽然极为适用于我们对物质世界的感知与互动,却有着它自己的局限。 许多问题并不是“非对即错”或者“非黑即白”。在人生,感情,以及精神世界里,相反常常共存。你可以对一个人既爱且恨,情侣屡屡相爱相杀,人生也是“既长且短”“既苦且甜”,小时候的你和现在的你是“既相同也不同”。

另一种思维模式是圆形或者螺旋形的循环式思维,又称“整体思维”(holistic thinking)。 它属于古老东方上古社会的思维,即是阴阳思维。中国上古文明将其记录下来,成为中国人的智慧宝典《易经》。大自然本身并没有二元,只有人间或者说我们的理性思维里有,恰如黑夜与白昼不是对立,而是一寸一寸变成彼此,只是光的挪移。大自然四季的循环,人类历史不断地重复,我们一复一日地做着类似的事都可以证明:真实本身不只是直线运行,或者在两个极端里做抉择。 循环思维开始于相反共存,相反共存的道理在日常生活里比比皆是。 比如付出与收获共存;父母对于子女,老师对于学生,必先真诚给予,才能要求,没有给予子女足够爱与沟通的父母,无法要求子女接受管教。这种思维着重环境里所有的、整体的因素的考量,虽然比二元思维复杂些,但是可以共振出极为强大的内心能量,借以突破二元思维模式给人带来的困境。美国诗人惠特曼《草叶集》中曾说:“宽广的心,能够容纳矛盾。“

关于价值与所谓的“道理”,人人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于是在对错的争辩中,家庭,工作单位,朋友的聚会,常常变成杀伐的战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当彼此观点或者行事产生对立时,我们所做的也许不一定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去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这样的争论常常让我们树敌无数。 面对所有的二元相反概念,德勒兹说:“相对”本身才是真理(a truth of relativity)。 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在特定的时空,对于自身而言暂时是对的,但这并不代表“永恒不变”的真理。 如果我们接受相反共存,我们也许可以一面反省觉察自己是否也有不足,一面耐心等待对方的觉醒。 至于相反共振,德勒兹说:一个人想象力若是够大,这种“想象力”亦是内在的能量,让人产生恻隐之心,感受到他人内心的脉动,愿意包容对方,倾听彼此的内心, 再共振出第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即便无法做到与对手沟通,对手的“存在”可以让自我强大,激发更多的内在能量。

即便是目前社会上的两种看似对立的现象:“内卷”与“躺平”,其实也是折射了德勒兹“褶子”概念的另一种社会的体现 :“内卷”是社会各个团体,因为无法向外部突破,以至于体内部不断地产生更多复杂的“褶子”;“躺平”是另一种“褶子”的表现,人作为一个社会的小个体、小褶子(fold),选择自我封闭,自己“内卷”了起来,拒绝外在一切的规范与压力。前者是对人对社会外在压力的正面迎击,后者是对社会压力的负面抵抗。无论前者后者,都是针对社会这个大团体的一种心理对立。而“对立”是二元思考模式的产物,如果我们试着突破这种思考模式,就比较有可能从以上的困境中脱困。

寻找答案:逐渐成熟包容世界

归零,也是拆除二元对立的内在风暴,零点,是一切的起点。 虽然仿佛一无所有,但却潜藏无限可能。愿意归零的心态首先让人从负面情绪中解放,回到心的原点,重新开始,才有可能自我突破。我们一般人的思考路径只是单行道,要更多,要更好。 “归零”让人的思考从阳走向阴,看到“负面”的价值,然后反转“负面”,把一般认为的“负面”活成正面。 有时“失败”的低谷可以让人重新定义人生,“失去”的痛击可以让人回归自我与精神的原点,看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重要的事。

如卷首所言,本书主要献给“曾经以及现在,有过或者正在有着,对生命澎湃的向往,极度的不解,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答案的‘你’”。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相同里有不同,在不同里有相同,存在着的,是生命永无止境的流转,亦即本书一直强调的“变化”。书本前的每一个“你”,想必也曾在漫漫人生道路上迷茫着、徘徊着,也一定有过这样的不解: 如果人生一直变化,我们的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

而在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里,我们的困惑只多不少。我们都向往成功,可是成功并不等于快乐:为什么获得快乐越来越难?怎样才能找到值得去爱的人?努力的终点是哪里?到底怎样坦然接受自己?…… 世界不断在变动,每个人的问题和疑惑也在增多,我们努力探索自己与事物之间的关联,希望在不确定的生活中找到确切的答案。 阅读德勒兹,不在于将他的哲学作为工具性的武器以获取成功,而是由此向生命的深井汲取智慧,在困惑的人生地图里,寻找出路与幸福感。 时代越不确定,自我就越要笃定,我用心灵包裹无常,人生便只是一场掷骰子的游戏。 无论胜负,我们都愿意欣然接受,再一关一卡,努力突破。让我们的每一次的付出,都成为将来转身时,一个无憾的理由。

德勒兹说:“并不是因为世界最美好,所以我们说它存在,而是因为它存在,所以我们说它是最好的。” 这个瞬间变化的生命与世界只有一个,我们体会它的机会,也只有一次。而这一次,此生唯一的一次,我们将竭尽所能,赋予它意义。

杜锺敏

美国特拉华大学语言文学及文化系教授。祖籍山东邹城。1983年毕业于中国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获英美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台湾淡江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美国佐治亚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专攻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德勒兹哲学、东西方比较文学与哲学、中国上古文明研究,以及现代中国女性作家。著有中文书《欲望与归零:从西方后现代思想家德勒兹看人生》,佛学英译书《佛教跨越生死之旅:现世涅槃》,与陈建国教授合著英文《论语新解》《美哉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