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为何至今还未崛起,究竟怎么回事?

自从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 1992 年创造了“元宇宙”这个术语以来,我们这些技术爱好者一直在急切地等待这个想法的实现。尽管有大肆宣传,但我们距离像“元宇宙”这样的词汇通常所设想的还有很远。然而,作为众多 VR 先驱之一,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一些坚实的基础可以依靠。

目前,我认为在概念性元宇宙方面,有几个现有的例子值得一提。这些包括像 Meta 的Horizon Worlds和 HTC 的Viverse这样的专有“-verse”,像VRChat和Roblox这样的社交和创作中心,甚至像Fortnite和Second Life这样的非 VR 实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即创建一个用户可以互动、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自己的平台,但它们缺乏流畅的互操作性等问题。

有一件事非常明显,那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元宇宙存在问题。对于任何新兴的技术发展来说,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但预期似乎已经超过了可证明的进展,使“元宇宙”这个词变得有点令人尴尬。

还记得 2015 年的“悬浮滑板”吗?是的,那可让全球《回到未来》的粉丝们伤透了心。再者,我们社会基础设施中相互竞争的实体之间无法无缝运作,这是必须跨越的一道障碍。虽然我觉得这是最为紧迫的事,但我们还有其他一些问题要处理。

尽管拥有大量资源,像 Horizon Worlds、Viverse 这样的平台,甚至精通区块链的Decentraland,都因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美学效果而受到阻碍。就我而言,我重视类似于 AAA 游戏标题的高质量视觉保真能力,而不是 20 分钟的 Unity VR 教程那种。如果元宇宙要取得成功,它必须顺应我们用户的意愿,他们无疑渴望在设计我们想要看到的环境时能够自由发挥。

马克·扎克伯格那张出名的不好的 Horizon Worlds 照片。

当谈到广泛的 VR 集成时,真正的关键所在是可访问性。如今,成百上千万的人愿意为一部手机支付数百美元,甚至超过一千美元。您很有可能正在用手机读这篇文章。新的Vive Focus Vision PCVR 套件售价约为 999 美元。一套价格相当的 VR 设备,如何能拥有相同的感知价值?在这个时候,对很多人来说,答案很简单,就是不能,这种怀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不想反复说这个,但如果我不提及我们的硬件限制,那就是我的疏忽。我不用跟您说,我们还没有达到像《黑客帝国》或《头号玩家》等热门故事中所展示的技术水平。就是说,这是目前所有问题中改进最快的。也许当高端硬件通过实际用例或让人惊叹的因素更容易为公众所使用时,对元宇宙的需求可能会推动竞争利益之间的合作,在一个对我们所有人都有利的环境中投入更多。

Meta Quest 3

7 /10

Meta Quest 3 在方方面面都较 Meta Quest 2 有所改进,并且凭借先进的全彩外部摄像头,增添了全新的混合现实功能。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这些环境拥有许多巨大的优势,如果这些优势能够结合起来,也许我们将更接近实现一个正常运作的元宇宙。其中一个优势,更多是由 Meta 自身而非其虚拟平台所推崇的,那便是财务资源。该公司已在其元宇宙业务里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而且似乎热衷于一直做下去。只要它 不被像 Meta 这样的公司独家拥有,拥有这种支持的强大用户基础确实可以有所作为。(见:头号玩家)

我认为在用户功能方面表现出众的一个平台是《VRChat》。用户可以自由创建自己的虚拟形象和世界,并与社区的其他成员分享。这绝非《VRChat》所独有的功能,但在这方面,它比任何其他争取相同关注度的平台都更为出色。我看到了从牛奶盒的低多边形虚拟形象,到直接从游戏文件中提取的流行虚拟形象,再到真实人物的逼真副本等各种各样的形象。更不必说已经创建的所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世界,它们在设计、目的和对流行文化的亲和力方面的多样性激发了对合作数字未来的憧憬。

其他游戏也有它们的优势,例如《堡垒之夜》在 IP 合作以及虚拟艺术家表演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还有《罗布乐思》(现在有一些 VR 支持)迎合了年轻的有创意的受众群体,同时也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机会。现在,想象一下,如果所有这些力量协同工作来维持一个单一的虚拟系统——可能性将是无穷无尽的!

尽管我们还不能充分领略欧内斯特·克莱因所著《绿洲》中那热闹非凡的生态系统,但我们能够支持现有的基础设施,从而洞悉其潜在的发展态势。我不确定互联网的互操作性演变究竟会不会发生,以及何时会发生,但如果发生了,我们就离一个合适的元宇宙更近了一步。在那之前,我们会一直等待,所以与此同时,咱们开始创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