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新发布】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第一大铁路口岸
10月12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聚焦美丽云南建设实施意见,邀请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相关部门,共同向社会公开介绍该实施意见的相关情况。据悉,2024年上半年,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14.5%,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全省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近90%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胡江辉表示,近年来,围绕美丽云南建设,主要在四个方面积取得较好成效。
持续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塑造绿色转型发展新优势。云南省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全省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近90%,清洁发电量占比83.6%。大力发展“绿电+先进制造”,构建完成省级双碳“1+N”政策体系并推动落实。打造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云花、云茶、云咖、云果等“云系”产品成为金字招牌。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美丽云南实践根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成为云南标配。全省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多年稳定在98%左右,居全国前列。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长年100%达标,实现了“一江清水出云南”。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管控,让人民群众吃得更放心、住的更安心。
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打造美丽中国的云南样板。成功举办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为美丽云南画卷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收获“昆明宣言”“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重大成果。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立自然保护地333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84.91%。
着力培育美丽细胞,先行探索美丽云南建设。开展城乡绿化美化行动,全省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均居全国前列。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9个。
完成32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汪巡表示,截至目前,全省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7.4%,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98.01%;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045万吨/日,其中焚烧处理占比达71%。
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全省34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已完成32条并达到初见成效,在国家污染防治考核工作中取得了全国排名第3的好成绩。
在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方面,我们实行了扬尘防治“一票否决”,全省形成了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和扬尘防治“两同时”的工作机制。
下一步,将持续采取“综合施策、强化监管、标本兼治”,突破重点、点线面兼顾,持续推动和提升大中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以及中小城市和县城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其中重点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和垃圾焚烧设施建设。
扩大“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影响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述云表示,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等美誉,成为了云南最亮丽的底色,丰富的绿色资源为云南生态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各级文旅部门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打造了玉龙雪山、普达措、普者黑等一批高A级生态旅游景区,推出了“生态徒步、生态骑行、观象、观鸟、观鹤,品茶、品花、品咖啡”等生态旅游产品线路,培育了三江并流、热带雨林、山谷花海等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生态风光秀美、自然资源富集、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深入挖掘和打响生态绿色、多姿多彩、和谐幸福、开放包容的地域品牌,持续扩大“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14.5%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李安荣表示,在口岸经济方面,研究编制加快辐射中心建设推动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方案,实施发展壮大口岸经济和口岸建设三年行动。智慧口岸建设走在全国“第一方阵”,建成首家“进口药材边境实验室”,加快推进磨憨、瑞丽、河口3个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全国首个水运边民互市市场落地关累港,在16个口岸(通道)复制推广“互联网+边民互市”业务模式。优化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口岸通关效率提速。
2024年上半年,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14.5%,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下一步,全省将加快口岸基础设施提质扩能,探索建立口岸“投融建管营”一体化平台。做大边民互市贸易。加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培引,推动咖啡、鲜切花、茶叶等云品“出海”,挖掘电子信息、光伏组件、新能源电池等产品出口潜力,拓展外贸新增长点。
洱海完成生态保护修复3.8万公顷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赵乔贵表示,2022年6月,云南省洱海山水工程入选国家“十四五”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项目名单,成为继抚仙湖之后云南省第2个获国家支持的山水工程项目。洱海山水工程总投资约53.8亿元,项目实施周期3年。
截至目前,5个子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其余23个子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完成投资25.34亿元,计划2024年12月底完成28个子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8万公顷。2023年,洱海南部湖心平台再次发现分布有零星沉水植物金鱼藻、密集的底栖动物环棱螺,这是近二十年来首次在洱海南部湖心平台发现活体沉水植物恢复生长:海菜花植生面积扩增;鸟类从历史上仅有极少数的水鸟增加到162种。洱海湖体和湿地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促进了洱海流域从“一湖之治”转向“全域之治、系统之治”。
开屏新闻记者 张勇 实习生 徐朝欢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