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农水稻所,追思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功勋科学家。他永葆创新活力,引领中国,乃至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半个多世纪。他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来鼓励年轻人敢于创新。“Rice is life”,这里可译成“水稻就是他的生命”。如今,他带着光荣与梦想乘风而去,与天上的“袁隆平星”合体,继续照耀杂交水稻人负重前行,完成他的未竟事业。
2021年5月23日,四川电视台为袁老师做了一个专题节目,邀请我们讲述袁老的四川情结。其实以我们川农大水稻所这些晚辈的阅历,根本无法历数袁老对四川杂交水稻的贡献,这里只能记述一些点滴,权作纪念。
2021年5月23日李平参加四川电视台
为袁老做的专题节目“袁老的四川情结”
一、冈D型杂交稻的选育得到了袁老师的指导和支持
据周开达院士回忆,1967年夏天,时任四川农学院水稻研究室主任的李实贲教授安排他去湖南观摩杂交水稻研究,“听说湖南有个袁隆平在搞杂交水稻研究,你去学习一下,回来好开展这方面工作,即使搞不成功,将来给学生讲课也会有第一手资料”。周老师去湖南观摩回来,认真总结了他从事杂交育种以来的资料,坚信水稻具有杂种优势,因为两个品种杂交的F1比其双亲具有明显优势。从此,周老师把杂交水稻研究作为他一生的事业。
李实贲与周开达在四川农学院沙湾农场
(四川雅安)田间开展水稻剪颖去雄工作
周老师是1964年从农学系遗传教研室调入水稻研究室,协助李实贲老师开展水稻杂交育种工作。主要工作就是把李老师援非带回来的西非高秆品种与我国矮秆良种杂交选育优良中早熟品种。周老师从湖南考察带回了“湖南省水稻雄性不育研究协作组”提供的“C系统”不育株,并用水稻室的所有品种与其测交,以期获得能保持C系统不育的品种,但未成功。1968年周老师从西非高秆栽培良种冈比亚卡(GambiakaKokoum)、DissiD 52/37等与我国矮秆良种杂交后代的F3、F4代株系中发现高度不育株和株系,遂用寻找C系统保持系的方法进行广泛测交,以期获得能保持不育的品种,即保持系。这项工作于1971年被纳入了袁老师领衔的全国杂交水稻协作组的研究内容。周老师等发现矮脚南特能保持冈型和D型不育材料的高度不育特性,但经过几个世代的回交,至BC8代仍未获得完全败育的水平。通过全国杂交水稻大协作、材料交流,1973年春周老师利用已是F8的高不育株测得马来红不育保持力较好,但育性尚不够稳定,继续用马来红连续回交二代,即B2F1,于1975年春获全不育株系,最后育成属籼型典败类型的冈11(马来红)A不育系。同时也发现二九矮7号和朝阳1号对冈12的不育保持力是较好的,也育成相应的不育系,并组配冈朝23、冈朝24和冈矮1号、冈矮630等型第一代冈型杂交稻品种。按此策略又育成了D型不育系,组配出D优1号、D优63和D优64等D型杂交稻品种。“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获得1988年度国家发明一等奖。
1999年3月在海南袁隆平与
周开达一起参加杂交水稻研讨会
二、组织两系杂交稻全国协作攻关,深入四川指导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随着汕优63、D优63、冈优22等强优势组合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杂交水稻的产量提高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产量遭遇瓶颈,曾经一度在区试田块中表现最好的就是对照品种。这让包括袁老师在内的杂交水稻专家们感到无比的焦虑,纷纷探索高产育种之道。
1987年袁老师牵头主持国家863计划水稻光敏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重大项目,组织全国相关省市专家协作攻关。我们也参加了该项目,得到了袁老师的指导和协作组的大力支持。由于当时对光温敏不育的认识还不足,两系不育系在制种过程中常出现“打摆子”现象造成种子纯度达不到要求而造成损失,并且强优势组合也未涌现出来,两系杂交稻研究遭遇挫折。但袁老师坚信两系法研究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两系法仍然是杂交稻的发展方向。他组织专家查原因,找对策,终于攻克了两系杂交稻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使两系杂交稻得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川由于特殊的生态条件,气温常比中下游地区低,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难度大,进展差强人意,反对两系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种子公司也不愿意冒风险来承接开发工作。袁老师多次来川指导工作,曾在双流县作了大面积的示范,但也未达到预期效果。袁老曾风趣的说“我的品种在沿海台风都吹不倒,没想到在双流一场大雨就倒了”,表明四川开展两系育种的艰巨性。不过,他还是鼓励我们坚定信心,两系是发展方向,一定能攻克难关。现在,两系已在四川大面积推广,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8月袁老师亲临四川农大水稻所
(成都温江)指导两系育种
三、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得到袁老师的肯定和帮助
1993-1995年期间,周开达老师根据自己的育种实践并结合四川杂交水稻的生产实际,提出了亚种间重穗型超高产育种思路,并在适当稀植的情况下获得高产,省种、省工、省药。先锋组合“II优6078”在亩植1万株的情况下(当时的杂交稻亩植1.8万株),很容易获得600公斤以上的产量(比对照增产10-20%),并在重庆永川实现验收产量达到了900公斤/亩以上的高产,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重穗稀植”在业内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袁老师高度重视周老师的重穗型杂交稻研究,多次亲临现场考察,并多次在大会上对周老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后来在为周老师的画册作序时写到:他提出的亚种间重穗型理论,是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领域中很值得探索的一条新途径,而且已在实践中取得较大的进展。重穗型杂交稻是株型改良与杂种优势相结合的典范,也是西南稻区“寡日、高湿、小温差”生态环境的高产广适类型。1998年袁老师提出的“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列入总理基金项目,率先邀请周老师加盟。在袁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继续沿着重穗型杂交稻育种思路前进,先后育成了蜀恢162和蜀恢527等重穗型杂交稻恢复系,组配出II优162、冈优527和D优527等著名品种在内的系列重穗型超级杂交稻品种,为西南区水稻高产稳产、节本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9年8月20日,袁老师亲临四川农大水稻所
(成都温江)考察重穗型杂交稻
四、身体力行,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袁老师经常讲述这样的公式: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教导年轻人要多学新知识,特别是把分子技术与大田育种相结合,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年轻人更应该大胆的去闯。自称“80后”、“90后”的他,人老心不老,永葆创新活力。
袁老师虽然与我们年龄差异三十多岁,但他思维很活跃。与他交流,常能听到他的一些创新想法和中肯的意见。他带领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一直引领着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比如三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制种及栽培技术,两系法杂交稻的关键技术,超级杂交稻研究的株型改良与杂种优势相结合,后来的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等。虽然有些技术并不是他首先提出,但他对这些技术抱有高度的敏锐性,并组织力量加以完善,快速产业化。
袁老师还在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中提出过很多通俗易懂的新名词。在杂交水稻推广初期,为了充分发挥杂交稻的分蘖能力和节约宝贵的种子,提出“一根苗”,即让农民在育苗时要一个方格播一粒种子,栽秧时一穴栽一苗。光温敏不育系遇低温育性波动,他称为“打摆子”。温敏不育的繁殖关键技术,他总结成4个字:“冷水串灌”。还有“种三产四工程”,即种三亩水稻就可以收四亩的产量。“三一工程”,即种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等。还有一些风趣而印象深刻的语言,如在谈到两系杂交稻产量高、米质优、饭好吃时,举例说香港记者吴小莉都能吃四碗!
2012年9月3日袁老师在成都作学术报告后
愉快接受四川水稻后辈的合影请求
五、向袁隆平院士学习,做一粒充满创新活力的种子
虽然袁老并不认同“解决中国吃饭问题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的“吃饭靠两平”的说法,但袁老倾其一生都在提高水稻的单产和总产的道路上奔跑,实实在在的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袁老时常回忆起看到饿殍的惨景,让中国人民不再忍饥挨饿,让世界人民吃饱饭,成为他不断创新的原动力。当美国学者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之问时,袁老郑重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当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占用耕地时,当农民工进城出现大量撂荒地时,袁老以其超级杂交稻屡破高产纪录,“种三产四工程”、“三一工程”、“海水稻”战略等一次又一次的增强国民对粮食安全的信心,他就是一种精神力量!
袁老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老这粒好种子,这粒充满创新活力的好种子,已经播散在无数杂交水稻人的心里,已生根发芽,已结出无数粒充满创新活力的种子,一代接续一代。
也许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星辰大海中的“袁隆平星”,但我们坚信,他一定在照耀着我们负重前行,继续他未竟的事业!
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竹颖:放手一搏,保研清华
吴康杰:小麦+计算机=保研北大!
图文来源 |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文字 | 李平 李仕贵
编辑 | 杨昳玥
责编 | 朱梦佳
点亮“在看”,一起追思袁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