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情资网提升防灾能量 盼竹县熟悉讯息广播平台运用

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陈宏宇(左三)到竹县介绍「灾害情资网」,县长杨文科(右三)要求相关单位充分学习操作,实际运用到防灾、减灾。(罗浚滨摄)

国家灾害科技中心以大数据建置「灾害情资网」,能提升整体防灾能量,台风20小时前的水位资讯,可判断做疏散及避难,建议新竹县可用「灾害讯息广播平台」,让民众熟悉告警讯息。

县长杨文科认为,「灾害情资网」建置的各项系统,从地震、台风豪大雨到PM2.5等资料,可让县府面对灾害发生时,提供数据做为应变指挥中心做决策参考,消防局等相关单位一定会充分学习操作,实际运用到防灾、减灾。

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陈宏宇说明「灾害情资网」,从2015年建立大数据平台 搜集资料,新竹县的学研团队为中央大,让中央与地方灾害情资做整合,目前该中心的LINE官方帐号,提供气象、交通、水文及民生等4类43个项目。

陈宏宇介绍「落雨小帮手」APP,可预警2小时的雨量,灾害示警平台的水位观测资料,可在20小时前做疏散及避难,让各县市政府拟定应变措施。

陈宏宇以县长杨文科提到科学园区防毒化灾,建议新竹县可先熟练「灾害讯息广播平台」的操作,若有科技厂大火时,依资讯发布疏散或避难讯息,同时也能让民众熟悉告警讯息。

陈宏宇强调,国家灾防中心建构的灾害情资网,希望能够未雨绸缪、超前部署提供所有资讯给地方政府,5月1日汛期来临前,都能准备好所有讯息和防灾准备。

农业处长范万钊以目前防灾资讯很多,提出水保局的土石流警戒,与灾害情资网的资讯是否一致?新竹县从2014年苏拉台风后,近10年来未见重大风灾,灾害情资网有无研究是常态?还是大气环境影响?

行政院灾害防救办公室副主任王怡文回应表示,灾害情资网是整合各单位的资料,提出的土石流警戒资讯,不会与水保局的不一样,而这10年来,气候变迁让台湾台风的次数减少,但未来遇到的台风,势必会更加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