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35年,辉瑞将如何加码布局肿瘤业务?这位新任“女将”这样说|外眼点“经”

2024年,恰逢辉瑞全球成立175周年,进入中国35周年。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药企,辉瑞既是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见证者之一,也一直致力于推动创新药落地中国。

近两年来,辉瑞在肿瘤领域可谓是“重本下注”:2023年12月,在即将完成对抗体偶联药物龙头企业Seagen的收购时,辉瑞宣布新成立辉瑞肿瘤事业部,将以更强劲高效的组织架构推动业务发展;2024年1月9日,辉瑞中国肿瘤事业部总经理新任命也正式生效,由“女将”王玉全面负责肿瘤业务的战略规划和整体运营。据悉,王玉早年曾在辉瑞和葛兰素史克担任过销售管理及市场管理等职务,后于2013年加入西安杨森,历任杨森中国副总裁等职务。

随着组织结构和人事任命的调整,接下来,辉瑞将会如何在中国加码布局肿瘤业务?在哪些疾病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又将如何持续提升创新药的可及性?围绕上述话题,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辉瑞中国区副总裁、肿瘤事业部总经理王玉。

谈肺癌治疗新突破:推动晚期患者走向高质量的长生存

在刚过去不久的2024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来自全球肿瘤学领域的专业人士齐聚,探讨、分享当前国际最前沿的肿瘤学科研成果和肿瘤治疗技术。

这也是辉瑞在全新的肿瘤事业部成立后首次参加ASCO年会。其间,辉瑞展示了其在乳腺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血液肿瘤、胸部肿瘤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就包含肺癌治疗领域广泛关注的洛拉替尼III期CROWN研究最新的五年PFS(无进展生存期)数据,引起全球瞩目。

随访数据显示,洛拉替尼组的60%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五年后病情仍未见进展,这也是迄今为止肺癌ALK靶点治疗领域乃至实体瘤领域最长的无进展生存期。

“ALK这个靶点被称为‘钻石靶点’,因为这一类患者对靶向治疗非常敏感。有了ALK抑制剂之后,大家会觉得检测出ALK阳性的患者是‘不幸中的万幸’,患者的生存期得以不断地延长。”王玉向记者介绍,与第一代ALK抑制剂相比,第三代的洛拉替尼将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81%,将患者颅内疾病进展风险降低94%,为晚期肺癌患者走向高质量的长生存带来新的希望。

“这个结果是非常鼓舞人心的。”王玉表示。

长期以来,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超过106万例,死亡约74万例,新发及死亡人数均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

尽管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肺癌目前的整体五年生存率已达到了28.7%,但距离“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的“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的主要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为进一步提升药物的可及性,早在2020年,辉瑞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的重磅靶向药物洛拉替尼就通过博鳌乐城“先行先试”引入中国,并于2022年4月在国内获批上市。

“每年全球的肺癌新发病人数近250万,中国占了106万,从这个角度来看,肺癌的体量在中国是非常大的,因此肺癌也是辉瑞肿瘤在中国的重点疾病领域。”王玉介绍。

“对于普通人而言,5年可能只是弹指一挥。但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亲友而言,5年的时间意味着更多生机和希望,更意味着未来的更多想象与可能。这样的突破,为医学界和社会抗击癌症劲敌注入强烈的信心。”王玉透露,目前这项研究仍在持续进行中,近期也会在国际肿瘤学术大会上,公布包括中国患者在内的亚洲亚组的结果,为临床决策与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更强有力的科学证据支持。

谈收购Seagen:加码布局ADC药物

实际上,不只是肺癌,从新冠疫情之后,辉瑞逐渐将重心转向了肿瘤。今年年初,辉瑞CEO艾伯乐宣布,辉瑞正在战略转型,癌症领域将承载这家百年药企的更多期盼。

“我本人正好是在这个调整过程当中重新回到辉瑞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聚焦肿瘤领域。”王玉表示,由于肿瘤药物的迭代是非常快的,更需要在研发和商业化之间有更紧密的合作。

据介绍,现阶段,辉瑞在重点瘤种领域拥有多元且充满潜力的产品管线,公司在全球有50多个项目在研,有20个项目已进入III期临床。辉瑞肿瘤将专注于三种核心技术平台,包括小分子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和其他免疫疗法。预计到2030年,辉瑞肿瘤将推出8款以上潜在的重磅创新药物。

其中,抗体偶联(Antibody-drug Conjugates,简称ADC)药物是当前肿瘤新药领域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这类药物一般由抗体、毒素和连接子组成“超级特攻队”,能够对癌细胞实施精准打击,被称为肿瘤治疗领域的“分子导弹”。

“在ADC领域,Seagen是领军企业,在收购Seagen之前,辉瑞就已经开始布局抗体偶联药物。收购Seagen后,我们大幅扩充了肿瘤学部门,在产品组合和创新能力上的进化将进一步提升治疗标准,惠及更多癌症患者。”王玉介绍,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下一代ADC平台,旨在寻找全新的靶点和差异化的载体,并探索创新的生物制剂和新型药物组合。希望将来上市的抗体偶联药物,能够是First-in-class (首创药物)和Best-in-class(同类最优)这样的领先水平。

谈中国市场创新:将中国最佳实践变成全球最佳实践

进入中国35年来,辉瑞肿瘤已累计为中国患者带来了15款肿瘤产品,涵盖肺癌、乳腺癌、泌尿系统肿瘤、血液肿瘤、消化系统肿瘤等领域,形成了广泛的瘤种覆盖。

“我们希望到2030年,能在中国再上市超过15个肿瘤领域的新产品和适应证,这意味着中国尽可能地和全球是同步研发、同步递交、同步上市。”王玉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也为更多创新药得以快速在国内使用创造了机会。“我们也会利用这样的一个政策优势,去进一步缩短创新药物进入中国的时间差。”

在王玉看来,近年来,国家通过政策倾斜,支持创新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国内肿瘤新药的研发不断提速,且更加聚焦临床需求与治疗空白,在治疗技术、靶点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良性竞争局面。在这样的契机下,中国市场将有更大的可能加速引入更多、更好的创新肿瘤药物,中国市场产生、积累的临床数据,将在全球的肿瘤诊疗研发中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的患者体量大,医生的经验非常丰富,有很多好的实践。随着我们的质控进一步推广以后,诊疗越来越规范,再加上丰富的经验以及越来越强大的科研能力,我们希望能提供更好的平台,将中国的最佳实践变成全球最佳实践。”王玉指出。

而对于辉瑞这样的跨国药企而言,单兵作战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肿瘤领域的研发,其实会有更多合作,比如说国内国外共同研发;比如说共同完成临床注册的不同阶段;或者说共同投资、加速产品的迭代,更高效地去解决临床痛点,为患者提供解决方案。”王玉表示,近年来,辉瑞已经陆续跟国内的Biotech(创新药企)公司开展商业化的合作,未来在中国,辉瑞还将聚焦重点疾病领域,进一步寻找能发挥协同力的合作伙伴。

文|记者 陈泽云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