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沙利文!再见,美国!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即将开启首次访华之旅,此行将与中方举行战略沟通会议。这一访问不仅标志着中美两国高级别接触的重启,更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的一次重要外交举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访问正值美国总统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距离拜登总统任期结束仅剩五个月,沙利文此时访华,意义非凡。
从沙利文的身份来看,作为总统国安事务助理,他不仅是白宫内部的核心成员,更是拜登总统最为信赖的心腹之一。此行无疑携带着拜登本人的指令。考虑到当前中东地区伊朗对以色列报复箭在弦上以及俄乌冲突乌军攻入俄罗斯本土的升级态势,沙利文此次访华绝非简单的礼节性访问,而是肩负着重大使命而来。
对于民主党而言,保持政权稳定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拜登政府深知,唯有民主党继续执政,方能确保拜登及其团队的安全与未来。
近期美国政治局势突变,随着特朗普遭遇意外,拜登宣布退出竞选,副总统哈里斯成为民主党候选人。尽管特朗普受伤,但民主党凭借执政优势,仍然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面对如此局面,特朗普与共和党极有可能联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中东和乌克兰两个方向上制造事端,试图将民主党拖入泥潭,以此翻转选举局势。
而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一极,其态度和立场对于全球政治格局的走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沙利文的中国之行不仅仅是关于双边关系的战略沟通,更是为了争取中国的支持与合作,以维持国际局势的稳定,避免出现任何不利于民主党连任的情势。
首先,在中东和乌克兰方向,拜登政府不希望中国出手。
在中东和乌克兰这两个冲突热点地区,拜登政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时,拜登最担忧的莫过于乌克兰战场的突然崩溃,以及中东冲突的持久化与扩大化,使美国进一步深陷其中。为此,拜登政府采取了围魏救赵的策略,在乌克兰方向对俄罗斯极限施压,以期迫使俄罗斯在中东问题上作出让步。然而,中国的军事代表团此时前往俄罗斯访问,讨论军事合作,无疑是对这一策略的微妙回应。
中国的这一举动,既是对俄罗斯的一种策应,也是向西方发出的明确信号:外部势力想要通过施加战略压力,尤其是军事压力来打垮俄罗斯,是行不通的。这无疑是在变相减轻俄罗斯所承受的战略压力。若中国真的出手相助俄罗斯,那么乌克兰战场和中东局势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美国所无法承受的。尽管中国明确表示不会在军事上支持俄罗斯,但朝鲜与俄罗斯达成的军事协议却给美国带来了新的担忧。考虑到朝鲜背后的中国因素,美国寻求中国的帮助显得尤为迫切。
其次,拜登政府不希望,中国利用当前的时机,在西太平洋方向采取更加激进的行动。
美国智库提出的一些假设,如中国可能夺取金门岛的说法,虽然看似荒谬,却反映出美国对于中国可能采取的行动的不安。美国现在深陷乌克兰和中东的泥潭,如果中国在西太平洋方向趁机出手,那么美国将陷入三线作战的困境,全球战略崩盘,美国霸权也岌岌可危。在台海方向,中国拥有随时收台的实力。然而,中国并不急于与美国摊牌,我们仍然在追求河渡人的战略。
当前的局势对中国而言无疑是有利的。中国正抓住美国大选期间国内党争激烈、国外深陷冲突泥潭的机会,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战略姿态,在东南亚方向果断出手,试图挤出美国的影响力。中国在柬埔寨启动德崇扶南运河项目,给越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使其感受到了被边缘化的紧迫感。因此,越南新领导人上任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中国,并与中国深化了全面合作,这明确表明美国想要拉拢越南的企图已经落空。柬埔寨运河的开建将引发区域内地缘政治的连锁反应;泰国这个东盟第二大经济体也换了新总理,与中国关系特殊。这些变化都表明,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增强。这些变化无疑对美国的印太战略构成了严重挑战。美国害怕在中国任期内在亚太方向继续出手,使拜登政府陷入被动。
最后,美国正深陷债务危机、通货膨胀、财政赤字等经济问题之中。在此背景下,拜登政府迫切需要中国的帮助,以期稳定美国的金融体系,缓解经济压力。
然而,美国的态度却显得颇为矛盾。一方面,他们希望中国提供帮助,为其经济减压;另一方面,却又以“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为借口,对42家中企实施制裁。这很显然是在试图通过施压来让中国让步。但中国早已不是昔日那个可以任人摆布的国家,美国这种“既要又要”,对中国颐指气使的姿态,中国是不可能接受的。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已明确划定红线,并亮明了自己的立场。
中国对美政策始终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这也是中美能够坐下来谈、并谈好的关键。美国若想与中国合作,就必须拿出真正的诚意和实际行动来,而不是一味地施压和抹黑。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止跌企稳的关键节点。沙利文的访华之旅能否取得成果,全看美方的态度。如果沙利文足够聪明的话,就应该抛弃遏华幻想,与中国相向而行。这样,不仅能为拜登保全点政治遗产。否则,就只能听天由命了。美国不认识到这一点,谁来都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