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发起一场生活、艺术与建筑的讨论,“周轶伦:夏屋”展亮相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近日,深圳南山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SWCAC)暑期档特展“周轶伦:夏屋”与市民正式见面,截至10月27日,将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L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馆,为市民带来艺术家周轶伦关于“夏屋”的全新思考。此次展览由北京公社及周轶伦工作室协助呈现,是周轶伦在华南区域的首个大型个展,大规模呈现了其近百件代表作品。在这个包含多重绘画、雕塑、声音等媒介的沉浸式展厅中,与观众一同展开一场长达100多天的社会艺术实验。

据介绍,周轶伦198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周轶伦的创作实践常常围绕对看似冗余的日常物品(从网络图片到装饰品和家具)的重新创造。他的作品通常以不经意和无所限的方式,展开符号和图像的戏仿游戏,探寻媒介自身的潜力。通过对形式和内容之间关系的否定、颠覆和重组,他试图重新审视被所谓现代性笼罩的生产形式。

“夏屋”是一类常为夏季度假和生活而修建的建筑形式,这些房子往往简易、随便、易于改动,代表了人们心中一种乌托邦式的、精神避难式的居住理想,在世界各地都演化出了不同的形态。作为对这一传统的回应,艺术家在此次展览中创造性地对SWCAC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馆进行了改造。首先,他将展厅中央区域设定为“舞台”,一字放置雕塑作品。这些雕塑总是歪歪扭扭地支撑着丰富多彩的颜色和质地。这些雕塑的面孔有些写实,有些则像狂欢节的面具,彼此之间沉默不语,同时,他在展厅即兴创作出数个临时性的“夏屋”,利用“剩余物料”组装成一个个“样板间”。这些房子有的是“一房一厅”,有的则像露天茶座,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惊喜与思考。在展览期间,这些小房子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个可以消夏的去处。观众客厅步入其中可以与自我对话,也可以与他人对话。

本次展览也将会是一场长达100天的艺术社会实验。从潮牌R3PM3到老百姓大画廊,周轶伦的创作之路可以视为一场长期的社会实验。在展前10天的时间里,艺术家化身空间的“装修总监”和夏屋的“开发商”,利用绘画、雕塑进行即兴搭建,展览开幕即是“新屋入伙”。而在展览公众开放的90多天里,通过实验性的公教活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将邀请参与的观众进行对话与共创活动,持续迭代展览呈现的状态,艺术家试图在深圳这个创新包容的活力之城发起一场关于生活、艺术与建筑空间的讨论,每位观众也将加入这场社会艺术实验,共同分享当下对于生活的想象与思考。

文 记者 王俊图 主办方供